yángdǎo

发扬蹈厉



发扬蹈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发:奋发;振作;扬:昂扬;蹈:跳、踏;厉:猛烈;有力。形容精神饱满蓬勃;意气风发昂扬。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发扬蹈厉,大(太)公之志也。”

例子优游国域决行藏,搅海翻江惊天地。发扬蹈厉,功名万里。(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五十五回)


基础信息

拼音fā yáng dǎo lì

注音ㄈㄚ 一ㄤˊ ㄉㄠˇ ㄌ一ˋ

繁体發揚蹈厲

正音“发”,不能读作“fà”。

感情发扬蹈厉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厉”,不能写作“历”。

近义词意气风发

反义词无精打采、委靡不振

英语vigorous and full of spirit(energetic)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发扬蹈厉:一种精神的跃动与张力》 成语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发扬蹈厉”这一成语,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意义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发扬蹈厉”的字面意思是说跳跃起来并用脚踢击,形容动作非常激烈。但在成语中的实际含义却远不止于此。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跃动与张力,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生活态度。这四个字最早出自于《礼记·乐记》,原句为“发扬蹈厉大公”,意指古代祭祀时舞者在舞蹈过程中展现出的热烈、激昂的情绪状态。在这里,“发扬”代表了情绪的高昂,“蹈厉”则描绘出舞者们动作的刚劲有力。这种情绪的激荡与身体动作的激烈碰撞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在现代社会,“发扬蹈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不再局限于祭祀或舞蹈的场景之中,而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例如,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当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勇敢地去迎接挑战;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轻言放弃。这些都体现了“发扬蹈厉”的精神内核,即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要以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去面对生活,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总之,“发扬蹈厉”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鼓励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发扬蹈厉”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备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发扬蹈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发扬蹈厉的意思解释、发扬蹈厉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心灰意懒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灰:消沉;懒:懈怠。
敌众我寡 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孤身只影 形容孤单一人。
七搭八扯 同“七搭八搭”。
疑邻盗斧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意气风发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晓以大义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杨柳依依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以身试法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一干二净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挖空心思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鸿儒硕学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缠绵悱恻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公才公望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悬石程书 形容勤于政事。
胡子拉碴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扭直作曲 比喻是非颠倒。
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离奇古怪 十分奇特少见
古里古怪 怪异、奇特。
牛骥同槽 见“牛骥同皁”。
刮目相看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万变不离其宗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麻木不仁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无计可施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