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就能变成好人。
出处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微集》第一卷:“屠儿在涅槃会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基础信息
拼音fàng xià tú dāo,lì biàn chéng fó
注音ㄈㄤˋ ㄒ一ㄚˋ ㄊㄨˊ ㄉㄠ,ㄌ一ˋ ㄅ一ㄢˋ ㄔㄥˊ ㄈㄛˊ
感情放下屠刀,立便成佛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反义词屡教不改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长河中,许多成语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智慧。其中,“放下屠刀,立便成佛”这一成语便是典型的代表。它不仅描绘了一种从恶向善、改过自新的过程,更寄托了人们对于人性转变、内心净化的美好愿望。
### 成语出处与背景
“放下屠刀,立便成佛”最早出自《五灯会元》卷一,原句为:“譬如有人手执利刃,欲害于人。忽闻三宝名字,即便悔过,舍弃刀杖,归依三宝。”这里,佛教用“屠刀”比喻杀生的罪恶行为,而“成佛”则象征着修行者达到觉悟、解脱的境界。这一比喻生动地表达了一个人只要能及时醒悟,彻底放弃过去的错误行为,并诚心悔改,就能够实现心灵的升华和人格的重塑。
### 成语含义
从字面意义上看,“放下屠刀,立便成佛”意味着一旦停止作恶,立即就能达到高尚的精神境界。但其深层含义远不止于此。它强调的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自我救赎的可能性。无论过去犯下了多大的过错,只要能够真诚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勇于改正,就能够获得心灵上的解脱和升华。这不仅是佛教教义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儒家伦理学说中“改过迁善”的具体体现。
### 现代启示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自身缺点和错误时,不应逃避或掩饰,而应勇敢地承认并加以改正。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关键在于是否愿意接受批评、反思自我,并采取实际行动去弥补过失。同时,这也鼓励人们保持一颗宽容之心,给予他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因为每个人都具备向善的可能性。
总之,“放下屠刀,立便成佛”这一成语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传递了关于人性、道德与信仰的深刻思考,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它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劝诫,更是指引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保持正直善良、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重要指南。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分道扬镳(意思解释)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释)
- 一拥而上(意思解释)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释)
- 刑期无刑(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倒悬之危(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放下屠刀,立便成佛的意思解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饥肠辘辘 |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视死如归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
天相吉人 | 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
神不知鬼不觉 |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