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持,渔翁得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战国策 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例子清·李渔《无声戏》第八回:“看官,自古道:鹬蚌相持,渔翁得利。”
基础信息
拼音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wēng dé lì
注音ㄩˋ ㄅㄤˋ ㄒ一ㄤ ㄔˊ,ㄩˊ ㄨㄥ ㄉㄜˊ ㄌ一ˋ
繁体鷸蚌相持,漁翁得利
感情鹬蚌相持,渔翁得利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反义词相辅相成
英语the third party benefits from the tussle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鹬蚌相持,渔翁得利》——成语中的智慧
在古代中国的成语宝库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至今仍被广泛引用,那就是“鹬蚌相持,渔翁得利”。这则成语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生活智慧,启示人们在面对冲突时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成语的来源。据《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赵国和燕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赵国的军队围困了燕国的一个城市。赵国的谋士苏代为燕王出谋划策,他向赵惠文王讲述了一个寓言:一只鹬鸟和一只河蚌在河边争斗,鹬鸟用嘴去啄蚌壳,而河蚌则用钳子夹住鹬鸟的嘴。双方互不相让,僵持不下。这时,一个渔夫路过,轻松地将它们都捉住了。苏代借此比喻赵国与燕国之间的争斗,如果两国继续对抗,最终只会让其他国家(如秦国)从中获利。
从字面上理解,“鹬”是一种水鸟,而“蚌”是一种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的软体动物,它们之间因为争夺食物或领地而发生了冲突。“渔翁”则是指那位从中受益的第三者。整个故事描述了鹬鸟和河蚌因一时之利而忽略了更大的危险,最终导致了自身利益受损的情景。这种情景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在处理矛盾和冲突时,若只顾眼前的小利而不考虑整体的利益,往往会陷入更为不利的局面。
那么,这个成语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首先,它告诫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要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避免不必要的争端。其次,它提醒我们要有全局观,不要为了暂时的利益而损害长远的发展。最后,它鼓励我们学会合作,共同抵御外来的威胁,而不是自相残杀,让他人坐收渔人之利。
总之,“鹬蚌相持,渔翁得利”这则成语以其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更教会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保持冷静、理性地思考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决策。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过尔尔(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诛求无度(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奇才异能(意思解释)
- 广阔天地(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十恶不赦(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光怪陆离(意思解释)
- 骂骂咧咧(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意思解释)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翼翼飞鸾(意思解释)
- 挂冠归去(意思解释)
- 一弹指顷(意思解释)
- 滥用职权(意思解释)
- 盘根错节(意思解释)
※ 鹬蚌相持,渔翁得利的意思解释、鹬蚌相持,渔翁得利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没有一丝热情。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使人无法靠近。 |
严阵以待 |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
纵横开合 |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
荒淫无耻 | 荒淫:贪酒好色。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
香销玉沉 | 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列风淫雨 | 列:烈;淫:过量。本指狂风暴雨。后比喻错别字连篇。 |
蹑手蹑脚 |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