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ànshūmài

不辨菽麦



不辨菽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例子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郭沫若《银杏》)


基础信息

拼音bù biàn shū mài

注音ㄅㄨˋ ㄅ一ㄢˋ ㄕㄨ ㄇㄞˋ

繁体不辨菽麥

正音“菽”,不能读作“jiāo”。

感情不辨菽麦是贬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比喻脱离实际,缺乏常。

辨形“菽”,不能写作“叔”。

谜语麦子当韭菜

近义词愚昧无知、目不识丁、五谷不分

反义词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英语cannot tell beans from wheat(have no practical knowledge)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不辨菽麦:浅谈成语中的生活智慧》 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一个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哲理。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看似简单却寓意深远的成语——“不辨菽麦”。 “不辨菽麦”出自《左传·宣公三年》,原文是“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后人根据这段文字简化为“不辨菽麦”,用来形容一个人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或判断能力。 在古代社会,辨别菽麦是一项非常基础的生活技能。菽,指的是大豆;麦,则是指小麦。在农业社会中,人们依赖农作物生存,因此对菽麦等作物的识别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连菽麦都无法区分,那么他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无法维持生计。因此,“不辨菽麦”不仅是一种对个人能力的讽刺,更是对一个人生活技能缺失的批评。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不辨菽麦”的含义已经超越了字面意义,它更多地被用来比喻那些虽然拥有高学历、高智商,但却缺乏基本生活经验和常识的人。这些人可能在学术研究或专业领域表现出色,但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却显得手足无措,就像古代人无法分辨菽麦一样。这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的一种现象,即过度专业化可能导致个体在其他方面的能力退化。 “不辨菽麦”的成语故事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始终是重要的。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不仅要追求学术上的成就,也要注重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游刃有余,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总之,“不辨菽麦”这一成语,通过其背后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让我们从这个成语中汲取教训,努力成为既懂专业知识又具备生活智慧的人。

不辨菽麦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辨菽麦的意思解释、不辨菽麦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龙飞凤舞 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
敌众我寡 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筋疲力竭 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
斗唇合舌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鬼瞰其室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九霄云外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不卑不亢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困而不学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鸡胸龟背 凸胸驼背。
户告人晓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铁树开花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海水不可斗量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令人作呕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珍楼宝屋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动魄惊心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意兴索然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黑天半夜 指深更半夜。
材雄德茂 指才德杰出。
受益匪浅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热气腾腾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背乡离井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雅俗共赏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圆凿方枘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竹篮打水一场空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临危授命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