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xíng

砥节励行



砥节励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砥砺操守和品行。

出处《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休者,砥节励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基础信息

拼音dǐ jié lì xíng

注音ㄉ一ˇ ㄐ一ㄝˊ ㄌ一ˋ ㄒ一ㄥˊ

繁体砥節勵行

感情砥节励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砥节厉行、砥节砺行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砥节励行:以德立身,砥砺前行》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有许多成语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其中一个非常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是“砥节励行”。这四个字,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首先,“砥”在古代指的是磨刀石,常用来比喻磨砺、锻炼。“节”在这里有操守、品德之意,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励”则意味着激励、勉励,强调自我鞭策与提升。“行”则泛指行为、行动,代表个人的实际行为和实践。将这四个字合在一起,“砥节励行”便意味着通过不断磨砺自己的品德,以达到更高的道德标准,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道德修养的传统美德,还强调了个人应当具备自我完善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经历各种挑战和考验,而“砥节励行”正是提醒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持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让自己的品德更加高尚,让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的期待。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正是遵循这一原则,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卓越贡献。比如宋代的范仲淹,他一生清正廉洁,积极推行改革,即使遭受排挤也不改初心;再如现代的钟南山院士,在国家面临疫情危机时挺身而出,用科学的态度和无私的精神守护人民健康。他们的事迹充分诠释了“砥节励行”的真谛。 总之,“砥节励行”作为一条指引人生航向的重要准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践行。它鼓励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守内心的信念,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准和能力素质,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双重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能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砥节励行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砥节励行的意思解释、砥节励行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残花败柳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卑谄足恭 卑:低下;谄:巴结奉承;足:音“巨”,过分;恭:恭顺。低声下气,阿谀逢迎,过分恭顺,取媚于人。
囊萤映雪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一夕一朝 同“一朝一夕”。
无妄之灾 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
故家乔木 ①谓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众。②喻指乡贤。
僧多粥少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众喣山动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栋梁之材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秣马厉兵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动荡不定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铁面无私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兢兢战战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救经引足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扶摇直上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绘声绘影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珍楼宝屋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东施效颦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身败名裂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狂风暴雨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浅见薄识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腾声飞实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坑坑洼洼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大势所趋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