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出处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例子俗话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基础信息
拼音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ěng guān
注音ㄍㄨㄚ ㄊ一ㄢˊ ㄅㄨˋ ㄋㄚˋ ㄌㄩˇ,ㄌ一ˇ ㄒ一ㄚˋ ㄅㄨˋ ㄓㄥˇ ㄍㄨㄢ
繁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感情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是中性词。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比喻避嫌。
近义词瓜田李下
英语don't do anything to arouse suspicion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行止有度,君子自重
在古代汉语中,许多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瑰宝,更是古人智慧与道德观念的浓缩。其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句古语,便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句话出自汉代乐府诗《君子行》,用以告诫人们在言行举止上应当谨慎,避免因小失大,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从字面意思理解,“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说,在瓜地里行走时不要弯腰提鞋,因为这样做容易让人误解你在偷摘瓜果;同样,在李树下整理帽子也不妥,因为这可能会被人误认为你是在偷摘李子。这里,通过具体的日常生活场景,形象地阐述了人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做任何可能引起他人怀疑的事情,以避免无端的猜疑和指责。
从更深层次的文化背景来看,这句话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个人品行修养的重视。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古人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要求个体在行为上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做到内外兼修。因此,“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准则,更是内心修养的一种体现。它提醒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端正的态度,不做任何可能损害自己名誉或给人留下不良印象的事。
在现代社会,尽管时代变迁,但这一原则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同时,这句话也鼓励我们在面对质疑和误解时,能够坦然处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清白与正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行不愧影,寝不愧衾”,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总之,“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古语,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教诲。在快节奏、信息爆炸的今天,重温这些古老的智慧,无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生活中的分寸,做一个言行得体、品行高洁的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突飞猛进(意思解释)
- 嘴里牙多(意思解释)
- 女娲补天(意思解释)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意思解释)
- 绿林大盗(意思解释)
- 青山绿水(意思解释)
- 风流才子(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意思解释、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辙鲋之急 | 辙鲋: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比喻因厄迫身。 |
老奸巨猾 | 老:很;极;奸:奸诈;巨:大;极;猾:狡猾。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自力更生 |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锲而不舍 |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弦外之响 | 比喻言外之意。 |
诛求无度 |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皮开肉绽 | 绽:裂开。皮肉都裂开。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