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莸不同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个器物里。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出处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
例子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见晋公子带领一班豪杰到来,正是‘薰莸不同器’了。”
基础信息
拼音xūn yóu bù tóng qì
注音ㄒㄨㄣ 一ㄡˊ ㄅㄨˋ ㄊㄨㄥˊ ㄑ一ˋ
繁体薰蕕不同器
感情薰莸不同器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近义词薰莸异器
反义词鱼龙混杂、薰莸同器
英语The good and the bad cannot mix with each other.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薰莸不同器:君子与小人不可同处》
在古代汉语中,“薰”和“莸”都是指草本植物。其中,“薰”指的是香草,具有芬芳的香气;而“莸”则是一种草,它的味道是臭的。《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故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在这段话中,荀子通过对比不同的环境对事物的影响,说明了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其中,“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这句话中的“兰槐”就是香草,而“滫”则是臭水。香草如果浸泡在臭水中,就会失去原有的香气,变得不再受人欢迎。荀子用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变得更加优秀,而恶劣的环境则可能让人走向堕落。
由此引申出的“薰莸不同器”,原意是指香草和臭草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里。这句成语常用来比喻君子和小人不可同处,强调的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品性或事物之间无法共存,就像香草和臭草不能共处一个容器一样。它告诫人们应选择良好的环境和伙伴,避免与不良影响的人交往,以免自身受到污染或误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比如,在学校里,一些学生因为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而在某些不良环境下,一些原本品行端正的人也可能受到负面影响,走上歪路。因此,我们应当谨慎选择自己的社交圈子,远离那些可能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的人和事,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总之,“薰莸不同器”这个成语不仅告诉我们香草与臭草不能混在一起,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警示我们不要与不良因素接触,要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和高尚品质。在当今社会,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我们更应该警醒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让自己的人生之路更加光明和美好。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安内攘外(意思解释)
- 鹰击长空(意思解释)
- 太岁头上动土(意思解释)
- 斗方名士(意思解释)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春风风人(意思解释)
-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雨散风流(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祖传秘方(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薰莸不同器的意思解释、薰莸不同器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骨肉分离 |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活蹦乱跳 | 欢蹦乱跳。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酒能乱性 |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就会淫乱。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