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ōngxīnshǒu

恫心疾首



恫心疾首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恫:疼痛。形容极端仇恨。

出处《新唐书·萧锐传》:“我是以恫心疾首,思刷厥耻。”


基础信息

拼音tōng xīn jí shǒu

注音ㄊㄨㄥ ㄒ一ㄣ ㄐ一ˊ ㄕㄡˇ

感情恫心疾首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十分仇恨。

近义词痛心疾首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恫心疾首”:痛心疾首的深刻表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我们感到痛心疾首的事情。这些事情可能是因为个人的遭遇,也可能是对于社会现象的不满,无论原因是什么,它们都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然而,在中国的成语中,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表达方式,那就是“恫心疾首”。 “恫心疾首”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原文为:“夫子之病,恫心疾首。”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内心痛苦到极点,连头都感到疼痛。在这里,“恫”字意为恐惧、害怕,而“疾首”则是指头疼。整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对于某种情况或事物的极度痛恨和厌恶。 当我们使用“恫心疾首”这个成语时,往往是在表达对于某件事情或者某个问题的深切关注与忧虑。它比单纯的“痛心疾首”更加深入地描绘了一个人内心的痛苦程度,不仅限于情感上的痛苦,还包含着对于问题根源的深思熟虑。 例如,在面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时,我们可能会说:“对于这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我真是恫心疾首。”这句话表达了我们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深深担忧和痛恨,不仅仅是出于对当前环境状况的不满,更是对于未来生态环境可能遭受不可逆损害的恐惧。 在文学创作中,“恫心疾首”这一成语也被广泛运用。它不仅可以用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还可以用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 总而言之,“恫心疾首”是一个内涵丰富且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它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更是一种对于问题深层次思考的表现。通过学习和理解这样的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汉语的魅力,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

恫心疾首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恫心疾首的意思解释、恫心疾首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倒背如流 能很流利地把书本、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形容读得滚瓜烂熟。
混淆是非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旁若无人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不敢苟同 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
八斗之才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八荒之外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栋梁之材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广阔天地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一干二净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饮水思源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惊鸿艳影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饭囊酒瓮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生公说法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交臂历指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尽诚竭节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稳如泰山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充耳不闻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刮目相看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黄钟毁弃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阴阳怪气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屦及剑及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金玉满堂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