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土分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出处《尚书 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例子清·石玉昆《小五义》第25回:“若得了江山时节,与他平分疆土,裂土分茅。”
基础信息
拼音liè tǔ fēn máo
注音ㄌ一ㄝˋ ㄊㄨˇ ㄈㄣ ㄇㄠˊ
感情裂土分茅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分封土地。
近义词列土分茅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裂土分茅:封疆裂土的历史回响》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成语以其精炼的语言、深邃的内涵和生动的描绘,成为了历史文化的瑰宝。其中,“裂土分茅”这一成语便是一例,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裂土分茅”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原文为:“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裂土分茅,以报功臣。”这里的“裂土分茅”是指古代帝王将土地赐给宗亲或功臣,以建立藩国或封地。在古代社会,土地是国家的根本,也是权力的象征。因此,帝王赏赐土地给亲信或者功臣,不仅是对其贡献的肯定,更是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
从字面上看,“裂土”意味着分割土地,“分茅”则是指分配茅草作为标志。古代封地时,会使用茅草作为标记,茅草在古代被视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代表着身份与地位。因此,“裂土分茅”形象地描绘了古代帝王将土地作为奖赏赐予功臣的情景,彰显了帝王的恩泽与权威。
然而,在现代语境下,“裂土分茅”则多用于比喻分裂国家或破坏统一。如《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孙权联合对抗刘备时,有“裂土分茅,以图天下”的说法,此处便是指瓜分土地、各自为政的意思。这反映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该成语的含义发生了转变,由褒义变为贬义,用以批评那些试图分裂国家的行为。
此外,“裂土分茅”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在周朝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即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再将土地分封给卿大夫,形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这种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最终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而到了秦朝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真正的统一。
综上所述,“裂土分茅”这一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变迁的轨迹。它既是对古代帝王分封制度的一种描述,也包含了对现代国家统一的呼唤。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一成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从中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杯酒释兵权(意思解释)
- 倒果为因(意思解释)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释)
- 莫衷一是(意思解释)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解释)
- 平淡无奇(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聪明反被聪明误(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裂土分茅的意思解释、裂土分茅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李代桃僵 |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
畏缩不前 |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 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
齐头并进 |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源源不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繁荣富强 |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
沉鱼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
古来今往 | 从古代到现代。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
井中视星 | 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