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粱纨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膏粱:肥肉和细粮。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怀帝》:“晋武分诸王使典兵,晋不竞矣。彼皆膏粱纨绔之子也。”
例子清·李渔《无声戏》第11回:“所以人的孝心,大半丧于膏粱纨绔。”
基础信息
拼音gāo liáng wán kù
注音ㄍㄠ ㄌ一ㄤˊ ㄨㄢˊ ㄎㄨˋ
感情膏粱纨绔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富贵人家。
近义词膏粱年少、膏粱纨袴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广阔天地里,成语是语言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一个成语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社会的风貌,或描绘自然的美景。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个富有特色的成语——“膏粱纨绔”,并尝试理解其背后的意义。
### 成语释义
“膏粱纨绔”出自《史记·平准书》:“今民大困于饥寒,而贵人之门,食肉衣帛,乘肥马,被文绣,以绮縠为中单。”这里描述的是当时富贵人家的生活奢侈,与普通百姓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来,“膏粱纨绔”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生活奢华、不思进取的富家子弟。
### 字面解析
- **膏**:油脂,比喻富贵的生活。
- **粱**:精米,指上等的食物。
- **纨**:细绢,比喻华丽的衣服。
- **绔**:裤子,特指用丝织品制作的裤子。
合起来,“膏粱纨绔”形象地描绘了古代富家子弟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生活状态。
### 文化背景
在中国古代,家族财富和地位往往代代相传,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阶层——纨绔子弟。他们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享受着最好的教育和物质条件,但往往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历史上,许多纨绔子弟因无法适应社会竞争而一事无成,甚至成为社会的负担。因此,“膏粱纨绔”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也蕴含着一定的批判意义。
### 现代启示
尽管时代变迁,但“膏粱纨绔”的内涵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如何培养下一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家长应当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仅给予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自立自强,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这样才能真正成长为有用之才。
### 结语
成语“膏粱纨绔”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侧面。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努力奋斗,同时也要关注后代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让自己的生命更加丰富多彩。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日月合壁(意思解释)
- 秋高气和(意思解释)
- 阿谀奉承(意思解释)
- 手下留情(意思解释)
- 力小任重(意思解释)
- 缘悭分浅(意思解释)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释)
- 以权谋私(意思解释)
- 晓以大义(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古往今来(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膏粱纨绔的意思解释、膏粱纨绔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草衣木食 | 木:树。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衣食简单,生活清苦。 |
诛求无度 |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战天斗地 |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