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埙如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埙、篪、乐器名。这两种乐器合奏时,埙唱而篪和,用以比喻两物之响应、应和。
出处《诗经·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篪。”
基础信息
拼音rú xūn rú chí
注音ㄖㄨˊ ㄒㄨㄣ ㄖㄨˊ ㄔˊ
繁体如塤如竾
感情如埙如篪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兄弟间。
近义词如埙如箎
英语brotherly harmony(fraternal love)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如埙如篪:和谐之美**
“如埙如篪”这个成语,乍一听似乎有些陌生,但它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美学意境。它源自《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兄友弟恭、和睦共处的画面,而“如埙如篪”也因此成为形容兄弟或朋友之间亲密无间、情感融洽的经典表达。
### 一、从字面理解
首先,我们来看“埙”与“篪”这两个字。它们都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乐器。“埙”是一种陶制的吹奏乐器,形状多为卵形,音色低沉悠扬;“篪”则是一种竹制的横吹管乐器,音色清亮高亢。这两种乐器虽然材质不同、音域各异,但当它们合奏时,却能相辅相成,形成一种和谐美妙的音乐效果。
成语中的“如”是比喻词,表示“像”的意思。因此,“如埙如篪”可以直译为“像埙和篪一样”。这不仅是在描述两种乐器的合作关系,更深层次地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的默契配合与情感共鸣。
### 二、文化背景与寓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常常被赋予道德教化的功能,用以表现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和谐。《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许多篇章都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劳动场景以及家庭生活,来传递伦理观念和价值追求。而“伯氏吹埙,仲氏吹篪”正是这样一首充满温情的诗篇。
在这首诗里,“伯氏”和“仲氏”分别指代长兄和次兄,他们共同演奏乐器,展现了手足情深的动人画面。这种兄弟间的协作与扶持,既体现了儒家提倡的“悌道”(即尊敬兄长),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家庭和睦的重视。
由此,“如埙如篪”逐渐演变为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任何一种基于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关系——无论是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还是朋友同事之间的友谊,甚至是夫妻之间的爱情,都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其和谐融洽的状态。
### 三、语言运用与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如埙如篪”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尽管时代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对真挚感情和良好关系的渴望始终未变。当我们说两个人“如埙如篪”时,其实是在赞美他们能够取长补短、互相成就,从而达到一种高度的协调与统一。
例如,在团队合作中,如果成员之间能够各司其职、紧密配合,那么他们的工作状态就可以称得上“如埙如篪”。再比如,在一段成功的婚姻中,夫妻双方若能做到包容理解、携手同行,这样的关系同样可以用“如埙如篪”来形容。
此外,这一成语还提醒我们,真正的和谐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差异中的平衡。就像埙与篪,一个是低沉浑厚,一个是明亮轻快,二者看似截然不同,但正因为如此,才让它们的合奏更加丰富动听。这也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欣赏对方的不同,并找到彼此的最佳契合点。
### 四、总结
“如埙如篪”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幅关于和谐之美的画卷。它让我们看到,无论是在家庭、友情还是事业中,只有建立在真诚与理解基础上的关系,才能如埙篪般奏出动人的乐章。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埙”与“篪”,共同谱写人生的华彩篇章。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白费心机(意思解释)
- 前瞻后顾(意思解释)
- 晓以大义(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骄傲自满(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辞喻横生(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意思解释)
- 弥留之际(意思解释)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释)
- 出神入化(意思解释)
- 举措不当(意思解释)
- 持之以恒(意思解释)
- 弊多利少(意思解释)
- 好来好去(意思解释)
- 熬更守夜(意思解释)
※ 如埙如篪的意思解释、如埙如篪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定时炸弹 | 由计时器控制、能在预定时间自动引爆的炸弹。比喻潜伏的危机。 |
林下风致 | 同“林下风气”。 |
白费心机 |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
戒骄戒躁 |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
穷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志满意得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
匡乱反正 |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进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刚愎自用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
欲速则不达 |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