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棱两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握持棱角,两端皆可。比喻遇事不决断可否,不分是非。
出处《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
例子我对这个问题一直是摸棱两可
基础信息
拼音mō léng liǎng kě
注音ㄇㄛ ㄌㄥˊ ㄌ一ㄤˇ ㄎㄜˇ
繁体摸棱兩可
感情摸棱两可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态度不明确。
近义词模棱两可
反义词旗帜鲜明
英语betwixt and between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摸棱两可:成语的深度解析》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成语——“摸棱两可”。它就像一个小小的语言宝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道理。
一、成语释义
“摸棱两可”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非常形象的。“摸棱”,就是接触事物的边缘,不触及核心;“两可”,表示两种可能都可以,没有明确的态度。整体的意思是形容对事情不置可否,态度暧昧,含糊其辞,不愿表明自己的立场或者做出明确的判断。
二、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出自《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唐代有个名叫苏味道的人,在处理一些事务的时候总是采取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他担心如果自己把事情处理得过于清楚明白,一旦出现差错就会受到责备。所以他就选择在两种可能性之间摇摆不定,既不想得罪这一方,也不想得罪那一方。这种做法虽然在当时看似是一种明哲保身之举,但从长远来看,却不是一种积极解决问题的方式,也难以得到人们的尊重。
三、成语用法
1. 作谓语、宾语
例如,“他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总是摸棱两可,让人十分不满。”这里“摸棱两可”作为谓语,用来描述主语对待问题的态度。
2. 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言论等
“他的回答总是摸棱两可,让人捉摸不透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句话中“摸棱两可”修饰“回答”。
四、成语的现实意义与启示
1.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些人喜欢玩弄权术,对待同事、朋友或者合作伙伴的事情,经常采用摸棱两可的态度。他们害怕承担责任,害怕因为说错话或者做错事而影响自己的利益。然而,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人很难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关系。真诚和坦率才是人际交往的基石,如果一个人总是含糊其辞,别人会觉得他不可靠,不愿意与他深入合作或者分享重要的信息。
2. 在决策方面,摸棱两可的态度也是要不得的。无论是企业领导者决定公司的战略方向,还是个人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决心。如果我们总是犹豫不决,考虑太多的因素而无法做出决断,那么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就像一只站在十字路口的小鹿,看着四通八达的道路,却因为害怕走错路而不敢迈出脚步,最终只能原地踏步。而那些果断的人,即使偶尔走弯路,也能够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方向,逐渐走向成功。
总之,“摸棱两可”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在生活中做一个真诚、果断的人,不要总是畏首畏尾,要在该表态的时候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该决策的时候果断地做出选择。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轻歌曼舞(意思解释)
- 女娲补天(意思解释)
- 水至清则无鱼(意思解释)
- 卬首信眉(意思解释)
- 个人主义(意思解释)
- 望尘莫及(意思解释)
- 以小见大(意思解释)
- 刻骨铭心(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摸棱两可的意思解释、摸棱两可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不屑一顾 |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普天同庆 | 普:普遍;天:天下;庆:庆贺。普天下共同庆祝。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命途多舛 | 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甘拜下风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烟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