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读网成语词典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意思
xiōngqiáng,wài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例子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回:正是,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基础信息

拼音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

注音ㄒㄩㄥ ㄉ一ˋ ㄒ一ˋ ㄩˊ ㄑ一ㄤˊ,ㄨㄞˋ ㄩˋ ㄑ一ˊ ㄨˇ

繁体兄弟鬩于牆,外禦其侮

感情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分句;形容兄弟。

近义词阋墙御侮

英语Internal disunity dissolves at the threat of external invasion.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是一句流传久远的古语,出自《诗经·小雅·棠棣》,原文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这句话虽然短小精悍,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人情世故,它生动地描绘了家庭内部矛盾与外部团结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古代社会中,兄弟之间因争夺家产或地位而产生争执是常有的事情。正如成语所言,“兄弟阋于墙”,即兄弟们在家里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不休,甚至闹得不可开交。然而,在面对外部的敌人时,他们却能够放下彼此间的矛盾,携手并肩共同抵御外来的侵犯。这不仅体现了血缘亲情的力量,更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无论内部存在多大的分歧和摩擦,只要大家目标一致,就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共同应对困难和挑战。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的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冲突,无论是朋友之间的误会,还是团队内部的意见不合。但是,当我们面临更大的挑战或者需要共同对抗外部威胁时,我们应该学会暂时搁置争议,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样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使整个集体变得更加强大。 总之,“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兄弟间关系的成语,它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当懂得团结协作,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集体的大我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克服难关,实现共同的目标。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意思解释、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卑谄足恭 卑:低下;谄:巴结奉承;足:音“巨”,过分;恭:恭顺。低声下气,阿谀逢迎,过分恭顺,取媚于人。
亦复如是 复:又,再。也是这样。
长江后浪推前浪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暴发户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咄咄逼人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遁入空门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学而不厌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色中饿鬼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离弦走板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折臂三公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时至运来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团团转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吴头楚尾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互通有无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皮笑肉不笑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迭床架屋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超然物外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清风劲节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会少离多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形影相随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足不出门 同“足不出户”。
虑周藻密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在此存照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