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盘托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和:连同。(端东西时)连盘子全部拿出来。后比喻毫不隐瞒;全部说出。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饭罢,田氏将庄子所著《南华真经》及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盘托出献与王孙。”
例子现在除非把这事和盘托出,再添上些枝叶,或者可以激怒于他,稍助一臂之力。(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
基础信息
拼音hé pán tuō chū
注音ㄏㄜˊ ㄆㄢˊ ㄊㄨㄛ ㄔㄨ
繁体咊盤托出
正音“和”,不能读作“huó”。
感情和盘托出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
辨形“和”,不能写作“合”;“托”,不能写作“脱”。
歇后语饭馆里端菜
谜语服务员端茶
近义词畅所欲言、直言不讳、言无不尽
反义词讳莫如深、闪烁其辞、含糊其词
英语disclose the whole secret
俄语выложить целикóм
日语皿 (さら)ごとさし出す
法语révéler toute l'affaire sans rien cacher(montrer trait pour trait)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和盘托出:一种坦诚相见的艺术》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常会遇到各种表达方式,有的委婉含蓄,有的直截了当。而“和盘托出”这个成语,则是后者的一种典型体现。它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人将所有事情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的场景,就像把盘子里的东西全部倒出来一样。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对话中也时常能听到。
### 成语释义
“和盘托出”出自元代无名氏的《冻苏秦》一剧:“想这厮口里之词,又何尝和盘托出。”这里的“盘”指的是盘子,“托出”则意味着倒出来。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将所有的事情、想法或者秘密毫无保留地告诉别人,不加隐瞒。
### 用法示例
1. 在一场重要的谈判中,小王决定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希望能够获得对方的信任和支持。
2. 老李平时话不多,但这次面对老友,他却和盘托出了自己多年来的心路历程。
### 文化背景与意义
“和盘托出”这一成语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真诚、坦率的重视。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欣赏那些能够坦诚相待的朋友。这种直接表达的方式,虽然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尴尬,但也能够促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然而,在实际运用时,也需要考虑场合和对象,避免因为过于直白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或伤害。
### 结语
总之,“和盘托出”是一种直接表达自我、展现真实情感的方式。它既体现了个人的坦诚与勇气,也是建立深厚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当然,在使用这个成语时,我们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确保既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维护良好的沟通氛围。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炒鱿鱼(意思解释)
- 一时一刻(意思解释)
- 又红又专(意思解释)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扬幡擂鼓(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高步阔视(意思解释)
- 叫化子(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骄傲自满(意思解释)
※ 和盘托出的意思解释、和盘托出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穷年累世 | 形容时间长久。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裾马襟牛 |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
见多识广 |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
满山遍野 |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
苦思冥想 |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因噎废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黄雀衔环 |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
挥戈反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
凤友鸾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
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
牛衣对泣 |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
见所不见 | 见“见所未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