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miànshūláng

白面书郎



白面书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出处唐 白居易《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颜赞善来。”


基础信息

拼音bái miàn shū láng

注音ㄅㄞˊ ㄇ一ㄢˋ ㄕㄨ ㄌㄤˊ

繁体白靣書郎

感情白面书郎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同“白面书生”。

近义词白面书生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白面书郎:一种古典文人的形象》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成语作为语言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信息。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有趣而富有韵味的成语——“白面书郎”。这不仅是一个词语,更是描绘了一种古典文人形象,让我们一起深入理解它的含义。 “白面书郎”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容止》,原句是:“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随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这段话讲述了魏晋时期的大臣何晏,他容貌俊美,面色白皙,以至于人们怀疑他是否用面粉敷面。为了验证,魏明帝让何晏吃热汤饼,何晏大汗淋漓,用红色的衣服擦拭汗水后,皮肤反而更加白净。 从这段故事可以看出,“白面书郎”最初用来形容那些外貌俊美、皮肤白皙的男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指代那些外表文弱、缺乏生活经验或社会阅历的人。在古代,读书人通常被赋予了较高的文化地位,他们追求学问,注重品德修养,但有时也因为长期沉浸于书卷之中而显得不谙世事。因此,“白面书郎”便成为了一个描述这类文人形象的词语。 然而,我们应当注意到的是,“白面书郎”这一词并不完全带有贬义色彩。它更多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形象的一种理想化期待。尽管这些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社会经验,但他们所拥有的丰富学识和高尚情操同样值得尊敬。在现代社会中,“白面书郎”一词虽然较少使用,但它依然提醒我们要重视知识的力量,并且鼓励年轻人既要努力学习,也要勇于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总之,“白面书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观念。通过了解这个词语,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特色以及人们对文人形象的理想化追求。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当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平衡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白面书郎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白面书郎的意思解释、白面书郎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奇花异草 罕见的奇异的花草。比喻美好或稀少的东西。
取长补短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缘悭分浅 悭:欠缺。缘分欠缺。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鹤立鸡群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丑声远播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心里有鬼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断断续续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斗唇合舌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简明扼要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皮开肉绽 绽:裂开。皮肉都裂开。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
今来古往 犹古往今来。
自食其果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稳操胜券 稳:稳当地;操:拿着;掌握。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比喻有胜利的把握。
色中饿鬼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白发苍苍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妻儿老小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三三两两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大开方便之门 给予极大的方便。
异宝奇珍 珍异难得的宝物。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通今达古 同“通今博古”。
身败名裂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形影相随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草满囹圄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鸡口牛后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唯利是图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