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zhōuzhījié

柏舟之节



柏舟之节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同“柏舟之誓”。

出处宋 朱熹《与陈师中书》:“朋友传说,令女弟甚贤,必能养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


基础信息

拼音bǎi zhōu zhī jié

注音ㄅㄞˇ ㄓㄡ ㄓ ㄐ一ㄝˊ

繁体栢舟之節

感情柏舟之节是褒义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妇女。

近义词柏舟之誓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柏舟之节:一种坚贞不渝的女性精神》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个成语叫做“柏舟之节”,它源自于《诗经·鄘风》,用来形容一个女子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所表现出的坚定与勇敢。这个成语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的体现,更是对女性独立自主、坚毅不屈精神的赞美。   “柏舟之节”中的“柏舟”是指一种坚挺且不易腐朽的船,象征着女子坚定不移的心志。“节”则指气节、操守,表示一个人在面对外界压力时所坚持的原则和立场。合起来,“柏舟之节”便形容了女子即使面临困境,也能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不为外物所动。   这个成语主要来源于《诗经·柏舟》一诗,描述了一位女子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依然坚守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观。她不愿违背内心的真实感受去迎合他人,而选择坚持自我,这种精神被后人视为女性坚韧品格的典范。《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了许多关于人性、情感和社会现象的诗篇,其中不乏对女性美德的颂扬。而“柏舟之节”正是对女性坚强、独立形象的一种具体化表达。   在当今社会,“柏舟之节”的意义依然深远。随着性别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更加重视女性的个人价值和独立性。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生活中,女性都应该拥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并且在遇到挑战时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它也鼓励每个人在面对逆境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坚定,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总而言之,“柏舟之节”这一成语不仅承载着古代文化对于女性美好品质的向往,更蕴含着现代人对于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的追求。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一成语背后的故事及其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到古人的智慧,并将其转化为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的力量。

柏舟之节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柏舟之节的意思解释、柏舟之节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正本溯源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溯:寻找。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
喜笑颜开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万众一心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艺高人胆大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一时一刻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
压岁钱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意气风发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掉以轻心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春风风人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野没遗贤 见“野无遗贤”。
土木形骸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官僚主义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花言巧语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户告人晓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海水不可斗量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死不开口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各行各业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舞刀跃马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马牛其风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面有难色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
龙驭上宾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地大物博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湖光山色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超然物外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安身立命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