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闭;关闭;关:关口;锁:封锁。封锁关口;关闭国境。指封锁国境;不与外国通商往来。
出处《周易 复》:“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例子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打破闭关锁国,西学东渐开了先河。(柯灵《<近代文学丛谈>序》)
基础信息
拼音bì guān suǒ guó
注音ㄅ一ˋ ㄍㄨㄢ ㄙㄨㄛˇ ㄍㄨㄛˊ
繁体閉關鎖國
正音“锁”,不能读作“shuǒ”。
感情闭关锁国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表示保守,不与外国交往。
辨形“闭”,不能写作“闲”。
辨析闭关锁国和“闭关自守”;都可以表示“不与外国往来”。但“闭关自守”语义范围广;可泛指不与外界往来。
近义词闭关自守、故步自封
反义词门户开放、面向世界
英语close the communications at the borders(lock one's doors against the world)
德语Abkapselung gegen das Ausland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闭关锁国:一段历史的反思》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句成语——“闭关锁国”,它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更是承载着丰富历史内涵的文化符号。每当提及此词,我们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个国家为了抵御外来影响而采取的一系列封闭政策的画面。
闭关锁国,字面理解即为关闭城门,封锁国家。然而,这四个字背后所蕴含的含义远不止于此。它实际上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自身安全与利益,选择与外界隔绝,限制对外交往的一种政策倾向。这种做法通常基于保护本土文化、防止外国势力渗透以及应对国际竞争等多重考量。
回顾历史,“闭关锁国”这一策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非罕见。明朝中期以后,为了防范倭寇侵扰和西方殖民者的渗透,朝廷逐渐强化海禁政策,限制沿海居民出海贸易,甚至一度实行“片板不许下海”的严厉措施。到了清朝前期,尤其是乾隆年间,随着西方列强的崛起,清政府更加坚定了闭关自守的态度,严格控制对外交往,只允许在广州一地进行有限度的通商活动,这便是著名的“一口通商”制度。然而,这种极端保守的做法并没有给中国带来预期中的安宁与繁荣,反而导致了技术落后、经济停滞等一系列问题,并最终成为近代中国遭受列强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
时至今日,“闭关锁国”已成为过去式,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开放合作成为时代潮流。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教训,既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又要积极融入世界大潮,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久稳定与发展,让古老的东方巨龙再次腾飞于世界的舞台之上。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错综变化(意思解释)
- 反唇相稽(意思解释)
- 默不做声(意思解释)
- 普天同庆(意思解释)
- 又红又专(意思解释)
- 物腐虫生(意思解释)
- 香草美人(意思解释)
- 杜绝言路(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衣锦还乡(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饿殍满道(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鸡毛蒜皮(意思解释)
- 朝升暮合(意思解释)
- 意惹情牵(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 牛星织女(意思解释)
※ 闭关锁国的意思解释、闭关锁国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奉命惟谨 |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走马观花 |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
物腐虫生 |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天之骄子 | 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隳肝沥胆 |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怜香惜玉 | 怜、惜:爱护;爱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怜爱。 |
材优干济 |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
欲速则不达 |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
现实主义 |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