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例子吾观刘琦过于酒色,病入膏肓,今见面黄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基础信息
拼音bìng rù gāo huāng
注音ㄅ一ㄥˋ ㄖㄨˋ ㄍㄠ ㄏㄨㄤ
正音“肓”,不能读作“máng”。
感情病入膏肓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事物或人。
辨形“肓”,不能写作“盲”。
辨析病入膏肓和“不可救药”;都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但病入膏肓偏重在“病”;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不可救药”偏重在“救”、“药”;比喻毛病很重;无法挽救;而且适用范围比病入膏肓广。
谜语最重的病
近义词行将就木、人命危浅
反义词妙手回春、手到病除
英语have no hope of recovery
俄语на краю могилы
日语病(やま)い膏肓(こうこう)に蕑る,病気が不治の状態に蕑ったこと
法语être malade à la dernière extrémité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病入膏肓:生命的警钟》
成语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今天我们要解读的是一个充满警示意味的成语——“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出自《左传·成公十年》,原句为“病入膏肓,药石无施”。这里的“膏”指的是心脏与膈膜之间的脂肪,“肓”则是心脏与隔膜之间的部位。中医认为,这些部位难以用药物治疗,一旦疾病侵入到这些位置,便难以治愈。因此,“病入膏肓”用来比喻病情严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后来也引申为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无可救药、无法挽回的地步。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病入膏肓”描绘了一幅生命垂危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早做准备,及时采取行动,以免问题恶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这不仅适用于医学领域,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
此外,“病入膏肓”还反映了古人对于健康和生命的珍视。在古代,医疗条件相对落后,人们更加依赖于自身的免疫力和自然疗法来抵御疾病。因此,这个成语也传递出一种预防为主的观念,强调了日常保健的重要性。
总之,“病入膏肓”是一个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成语。它不仅仅描述了一个医学上的概念,更是一则人生的警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警惕,及时解决问题,避免陷入不可逆转的局面。同时,它也倡导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鼓励我们珍惜健康,重视预防,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烽火连年(意思解释)
- 乘风破浪(意思解释)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释)
- 过五关,斩六将(意思解释)
- 断断续续(意思解释)
- 繁文缛节(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刀光剑影(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甘拜下风(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意思解释)
- 西学东渐(意思解释)
- 拆东墙补西墙(意思解释)
- 现实主义(意思解释)
- 金蝉脱壳(意思解释)
- 始终一贯(意思解释)
- 超凡入圣(意思解释)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释)
※ 病入膏肓的意思解释、病入膏肓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遏恶扬善 |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
物阜民安 |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
无法无天 |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寿元无量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