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ísuǐ

剥肤椎髓



剥肤椎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剥:剥去;肤:皮肤;椎:捶击。剥人皮肤,敲人骨髓。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

出处唐 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而公承死亡之后,掇拾之余,剥肤椎髓,公私扫地赤立。”

例子世方以阿意顺旨为贤,剥肤椎髓为能。明·焦竑《玉堂丛语·政事》


基础信息

拼音bō fū chuí suǐ

注音ㄅㄛ ㄈㄨ ㄔㄨㄟˊ ㄙㄨㄟˇ

繁体剥膚椎髓

感情剥肤椎髓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近义词剥肤锥髓

英语peel somebody's skin and break his marrowbone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剥肤椎髓:一种深重的剥削与压迫》 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成语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们不仅语言精炼、形象生动,而且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人生哲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极具冲击力的成语——“剥肤椎髓”。 “剥肤椎髓”出自《晋书·王羲之传》。原句为:“时人目王右军云:‘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又云:‘其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羲之笑曰:‘吾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但恐世人见吾书,如观骨髓相贯,无一字一笔不妙耳。’”这里的“骨髓相贯”,实际上就是指深入骨髓的精细,而“剥肤椎髓”则是形容极端的剥削与压迫。 剥肤,即剥去皮肤,比喻剥夺人民的基本生活资料;椎髓,原意是用椎打击骨头,这里比喻榨取人民的血汗。整句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残酷无情、彻底榨干人民财富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出现在社会动荡时期,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不顾人民死活,肆意搜刮民脂民膏,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 在现代社会,“剥肤椎髓”这个成语虽然不再直接用于描述具体的社会现象,但它仍然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它提醒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警惕任何形式的腐败和剥削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同时,它也告诫那些掌权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人民的利益为重,避免走上历史上的反面典型。 总之,“剥肤椎髓”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成语,它不仅揭示了古代社会的一种黑暗现象,更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通过学习这一成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更加珍惜现在,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剥肤椎髓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剥肤椎髓的意思解释、剥肤椎髓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直言贾祸 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致。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
因材施教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反哺之私 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太岁头上动土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防患于未然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学而时习之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头面人物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快心满志 见“快心遂意”。
自食其果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不到黄河心不死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白发苍苍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进谗害贤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众建贤才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休戚是同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心烦意乱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意兴索然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材雄德茂 指才德杰出。
二三其意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刮目相看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万变不离其宗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唯利是图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战不旋踵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望尘靡及 见“望尘莫及”。
面如土色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孤注一掷 注:赌注;赌博时所押上的钱;孤注: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掷: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