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肤及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盘剥深重。
出处《新唐书 独孤及传》:“拥兵者第馆豆街陌,奴婢厌酒肉,而贫人羸饿就役,剥肤及髓。”
例子民生困苦,谓私派倍于官征,杂项浮于正额;分外诛求,入名赔补;种种朘刻,剥肤及髓。《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
基础信息
拼音bō fū jí suǐ
注音ㄅㄛ ㄈㄨ ㄐ一ˊ ㄙㄨㄟˇ
繁体剥膚及髓
感情剥肤及髓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盘剥之深。
近义词剥床以肤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剥肤及髓:解读一种深刻的痛苦与剥削》
成语“剥肤及髓”出自《晋书·王衍传》,原文为:“剥肤椎髓,天下虚竭。”该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极度的痛苦和压迫,其含义深远,不仅限于字面意义,还具有广泛的社会批判价值。
首先,“剥肤及髓”字面意思是指剥去皮肤直到深入骨髓。这种描述让人感到刺痛和恐惧,因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而骨髓则深藏于骨骼之中。皮肤被剥去,意味着身体失去了保护,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骨髓被取走,则意味着生命的基本物质被剥夺。因此,该成语所描绘的是一种极端的身体痛苦,它暗示着个体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折磨或伤害。
其次,“剥肤及髓”在历史语境中通常用来形容社会中的暴政和剥削现象。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下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压榨。具体来说,这种剥削不仅限于经济上的掠夺,还包括精神上的摧残。在古代,当权者往往通过各种手段对人民进行压榨,如征税、徭役等,使得民不聊生。这种压迫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可能导致人民起义反抗。成语“剥肤及髓”正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一种生动描述,它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底层人民所承受的巨大苦难。
在现代社会,“剥肤及髓”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文明的时代,但社会上仍然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例如,在某些企业中,管理层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过度压榨员工,使他们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这不仅会导致员工身心健康受损,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此外,在一些地区,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这也是一种“剥肤及髓”的表现。
综上所述,“剥肤及髓”这一成语虽然源自古代,但它所蕴含的意义却跨越时空界限,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同时也要关注社会中存在的不公现象,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半途而废(意思解释)
- 浪迹江湖(意思解释)
- 没颠没倒(意思解释)
- 颐指气使(意思解释)
- 反唇相稽(意思解释)
- 打肿脸充胖子(意思解释)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释)
-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剥肤及髓的意思解释、剥肤及髓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缝衣浅带 |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
逍遥法外 |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
多才多艺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狐死首丘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鼠凭社贵 |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压岁钱 |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去住两难 |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为难。 |
近在咫尺 |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离。指近在眼前;很近。 |
足履实地 | 履:踩踏。脚踏实地。比喻实事求是,平实而不虚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