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劳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也作“不辞辛苦”。
出处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例子真正难得的,是她那不会厌倦的同情和不辞劳苦的服务。(朱自清《刘云波女医师》)
基础信息
拼音bù cí láo kǔ
注音ㄅㄨˋ ㄘˊ ㄌㄠˊ ㄎㄨˇ
繁体不辭勞苦
正音“辞”,不能读作“chí”。
感情不辞劳苦是中性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不怕劳累和辛苦。
辨形“辞”,不能写作“词”。
近义词不辞辛苦
反义词好逸恶劳、拈轻怕重
英语make nothing of hardships
俄语без устали
日语労苦を辞(じ)せず
德语keine Mühe scheuen
法语ne pas plaindre sa peine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不辞劳苦”这一成语,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形容一个人在面对繁重的工作或艰难的任务时,毫不推辞、积极主动地承担下来,并且愿意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辛苦。这种精神体现了个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非常值得赞扬的一种品质。
###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虞延传》:“(虞延)少为亭长,尝出人夜行,遇雷雨,止于人家。主人方炊,延因不辞劳苦,助其炊。”这段话讲述的是东汉时期的人物虞延,在一次夜间出行时遇到雷雨,他没有因为天黑路滑而放弃帮助主人做饭,而是主动参与其中。这便是“不辞劳苦”的最早记录。
### 成语含义解析
1. **不辞**:意思是不拒绝、不推辞。这里的“辞”有拒绝、推辞的意思。
2. **劳苦**:指劳动和辛苦。这里的“劳”是指体力上的劳动,“苦”则指精神上或肉体上的痛苦。
综合起来,“不辞劳苦”就表达了一种无论工作多么艰巨,任务多么困难,都不怕吃苦,勇往直前的态度。它强调了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风貌。
### 成语的应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付出辛勤劳动的情况,比如在工作中加班加点完成项目,在学习上攻克难题,或是帮助他人解决困难。这时,如果能够秉持“不辞劳苦”的态度,不仅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还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 成语教育意义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不辞劳苦”教会我们要有责任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克服这些障碍,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将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不辞劳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价值,鼓励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勇于承担责任,不断追求进步。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十万火急(意思解释)
- 冠履倒置(意思解释)
- 水至清则无鱼(意思解释)
- 明若观火(意思解释)
- 枝对叶比(意思解释)
- 穷途潦倒(意思解释)
- 香草美人(意思解释)
- 群龙无首(意思解释)
- 语短情长(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团团转(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忙不择价(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主人翁(意思解释)
- 闭门读书(意思解释)
- 势在必行(意思解释)
- 横拖倒扯(意思解释)
※ 不辞劳苦的意思解释、不辞劳苦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结党营私 |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
算无遗策 |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引领翘首 |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