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èquànshàn

惩恶劝善



惩恶劝善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出处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例子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所谓文学上的人道主义,当然不是庸俗的普渡众生,也不是惩恶劝善。”


基础信息

拼音chéng è quàn shàn

注音ㄔㄥˊ ㄜˋ ㄑㄨㄢˋ ㄕㄢˋ

繁体懲惡勸善

感情惩恶劝善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惩罚恶人劝他向善。

近义词隐恶扬善

英语punish evildoers and encourage people to do good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丰富宝藏中,成语以其精炼而深邃的语言魅力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每一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它们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非常有教育意义且广为人知的成语——“惩恶劝善”。 ### 成语解析 “惩恶劝善”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赏善罚恶,国之宪法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治理应当奖励好的行为,惩罚坏的行为。后来,人们将这句话简化为“惩恶劝善”,用来表达一种积极的价值观:鼓励和奖赏好人好事,同时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 ### 文化背景 在古代社会,统治者和智者们认识到,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道德水平,必须采取措施引导民众向善。因此,“惩恶劝善”成为了许多朝代法律制度和社会管理的核心原则之一。通过设立明确的奖惩机制,旨在激发人们的正向行为,抑制不良倾向。 ### 现实意义 时至今日,“惩恶劝善”的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个人层面,它鼓励我们不断自我反省,努力改正错误,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在社会层面,则强调了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倡导建立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这一理念都被广泛应用于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上。 ### 结语 总之,“惩恶劝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于道德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深刻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时刻提醒自己践行这一理念,用实际行动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通过不断地自我完善和社会实践,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推动社会向善的力量。

惩恶劝善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惩恶劝善的意思解释、惩恶劝善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谈笑风生 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饶有兴趣;气氛热烈。风生:有兴致;很风趣。
急中生智 智:智谋;对策。在紧急中猛然想出了应付的好办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疑邻盗斧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处实效功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天昏地暗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疙里疙瘩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无时无刻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鼻青脸肿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广阔天地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以身试法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玉卮无当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目不忍见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不卑不亢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吉光片羽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秽德垢行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死不开口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指手划脚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歌舞升平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将夺固与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凤协鸾和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身败名裂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精明强干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进进出出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薪尽火灭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