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臼交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不计贫贱的交谊。
出处《后汉书 吴祐传》:“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
例子文登周生,与成生少共笔砚,遂订为杵臼交。而成贫,故终岁依周。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
基础信息
拼音chǔ jiù jiāo
注音ㄔㄨˇ ㄐ一ㄡˋ ㄐ一ㄠ
感情杵臼交是褒义词。
用法作宾语;指不计贫贱的友谊。
近义词杵臼之交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杵臼之交:情谊深厚的友谊》
在中华文明的漫长历史中,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它们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承载了古人的人生智慧和生活哲学。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成语是“杵臼之交”,这是一则描绘深厚友情的故事,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充满温情的历史画卷。
杵臼之交,字面意思是指用木杵和石臼作为朋友之间的比喻。杵是捣米或捶衣用的棒槌,臼则是盛物捣碎的凹形工具。二者虽然形态不同,但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工作。因此,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彼此扶持的关系,象征着友谊的真谛在于相辅相成、共度难关。
这个成语来源于东汉时期的一段佳话。据《后汉书·吴祐传》记载,东汉时期的吴祐与公沙穆是两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当时,公沙穆家境贫寒,无法出门求学。为了实现自己的求学梦想,他决定隐姓埋名,化装成佣人前往京城。吴祐得知此事后,不仅没有揭穿公沙穆的身份,反而主动提出与其结为兄弟,并赠送给他足够的粮食和衣物。尽管两人身份悬殊,但吴祐并未因此而疏远公沙穆,反而视其为知己,共同探讨学问,享受精神上的交流。后来,当公沙穆学业有成时,吴祐却因父亲去世而返回家乡守孝。虽然二人暂时分离,但他们的友情并未因此减弱,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深厚。待到吴祐守孝期满后,公沙穆特意前来探望,两人再次相聚,共同探讨人生的意义。这种超越物质条件限制的友谊,正是“杵臼之交”的真实写照。
“杵臼之交”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财富。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真正的朋友会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他们或许来自不同的背景,拥有不同的身份,但他们的心灵深处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这样的友谊,如同杵臼一般坚固而持久,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在当今社会,“杵臼之交”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里,人们往往容易忽略那些默默陪伴在身边的真挚友谊。然而,当我们遭遇困难时,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却无比珍贵的友情,给予我们力量和支持。因此,让我们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情谊,用心去呵护这份如同杵臼般坚固的友情,让它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意思解释)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异宝奇珍(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释)
- 有风有化(意思解释)
- 拳头产品(意思解释)
- 久假不归(意思解释)
※ 杵臼交的意思解释、杵臼交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以文乱法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
浇风薄俗 |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 |
失魂丧胆 | 形容极度恐慌。 |
酒囊饭袋 | 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
清清楚楚 | 清晰明白有条理。 |
穷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照葫芦画瓢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龙腾虎跃 |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蹑手蹑脚 |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兢兢战战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战天斗地 |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鲜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