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sàngshī

蹙国丧师



蹙国丧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蹙:迫促;师:军队。形容国家受难,军队失利。

出处《晋书·陆晔、何充等传论》:“未有嘉谋善政,出总戎律,惟闻蹙国丧师,是知风流异贞固之才,谈论非奇正之要。”


基础信息

拼音cù guó sàng shī

注音ㄘㄨˋ ㄍㄨㄛˊ ㄙㄤˋ ㄕ

繁体蹙國喪師

感情蹙国丧师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瑰丽长河中,成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智慧。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鲜为人知但意义深远的成语——“蹙国丧师”。 首先,让我们来拆解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蹙”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困窘、窘迫”的意思,二是形容皱眉的样子;“国”指国家;“丧师”则是失去军队的意思。综合起来,“蹙国丧师”指的是因为国家遭遇困境,导致军队遭受重创或丧失。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背景。据《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公元前632年,晋文公率军攻打楚国,两国在城濮(今山东鄄城县西南)展开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最终,晋军大获全胜,而楚军则损失惨重。此役之后,楚国元气大伤,国力削弱,这一战史称“城濮之战”。晋文公因此奠定了其霸主地位。然而,如果我们从楚国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场“蹙国丧师”的灾难,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军队也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蹙国丧师”所传达出的警示意义:战争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精神和士气的巨大打击。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何避免陷入这样的困境,是每一位领导者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最后,让我们回到成语本身,思考它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虽然直接用到战争场景的机会不多,但“蹙国丧师”却可以用来比喻任何情况下国家或组织遭受重大挫折的情形。无论是经济危机、政治动荡,还是其他形式的挑战,当国家或组织面临困境时,我们都可以借用这一成语来表达对其处境的理解和同情。 总之,“蹙国丧师”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国家兴衰存亡的深刻道理。通过对这一成语的学习和理解,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把握历史脉络,也能从中汲取教训,为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蹙国丧师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蹙国丧师的意思解释、蹙国丧师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枝对叶比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当仁不让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口快心直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俭以养德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孝子贤孙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倒裳索领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地大物博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各行其是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人面狗心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胡支扯叶 见“胡枝扯叶”。
卑鄙龌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千家万户 众多人家。
会少离多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风风雨雨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一刹那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离本趣末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苟合取容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在此存照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屦及剑及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举目无亲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无计可施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饿殍满道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遥遥无期 遥遥:很远。指日期遥远得很。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
随俗雅化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
为所欲为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做。
连抵其隙 连续攻击他谈话中的漏洞。
灭绝人性 灭绝:完全失去;人性:人的性情。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情感。形容极端残忍;像野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