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瓢屡罄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箪:盛饭的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清苦贫寒。
出处晋·陶渊明《自祭文》:“箪瓢屡罄,希谷瓢饮。”
基础信息
拼音dān piáo lǚ qìng
注音ㄉㄢ ㄆ一ㄠˊ ㄌㄩˇ ㄑ一ㄥˋ
繁体簞瓢屡罄
感情箪瓢屡罄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生活贫困。
近义词箪瓢屡空
反义词食前方丈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箪瓢屡罄:贫而乐道的高尚情操》
在古代文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成语,它们不仅富有诗意,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其中,“箪瓢屡罄”就是这样一个成语。它来源于《论语·雍也》篇,孔子赞扬他的弟子颜回时所说的一句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颜回即使生活极其贫困,每天只能吃一顿饭,喝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可能都忍受不了这种生活的困苦,但颜回却能够安之若素,不改变自己的快乐。
那么,“箪瓢屡罄”这个成语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箪”是指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类似于今天的碗;“瓢”则是指一种挖空的葫芦或木头制成的舀水工具。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贫穷的生活状态。而“屡罄”则意味着多次空了,表示物质条件的匮乏。所以,“箪瓢屡罄”用来形容家境贫寒,生活物资匮乏的情况。
然而,这个成语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所传达的精神态度。它不仅仅是描述一个人的生活状况,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和坚韧不拔的态度。就像颜回那样,即使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专注于精神世界的丰富。这种态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内在修养、追求心灵自由的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人们仍然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因此,“箪瓢屡罄”的精神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不应忘记精神世界的建设,要学会在逆境中寻找快乐,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之,“箪瓢屡罄”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处世态度。它教导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无论处于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乐观,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以小见大(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不费吹灰之力(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空话连篇(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箪瓢屡罄的意思解释、箪瓢屡罄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服牛乘马 | 役使牛马驾车。 |
嫁狗随狗 |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
穷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暴发户 |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北斗之尊 |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豁然开朗 |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
现实主义 |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强人所难 | 强:勉强。勉强别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
同功一体 | 指功绩和地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