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食壶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箪:盛饭竹器。一箪食,一壶酒。指少量饮食。
出处明 李东阳《中书舍人徐君寿六十序》:“今以箪食壶酒与人则终身不忘,惟天德帝力广大莫测,故有终身囿之而不知者。
基础信息
拼音dān sì hú jiǔ
注音ㄉㄢ ㄙˋ ㄏㄨˊ ㄐ一ㄡˇ
繁体簞食壺酒
感情箪食壶酒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少量饮食。
近义词箪食瓢饮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箪食壶酒”的语文讲解》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成语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先人的智慧光芒。“箪食壶酒”便是这样一个充满古朴韵味和深刻内涵的成语。
**一、字面含义**
从字面上来看,“箪”是一种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在古代,人们常用它来盛放食物,就像我们现在使用的饭盒一样。“食”在这里指的就是食物;“壶”,是盛酒的容器,多为陶制或青铜制,在那个时代,壶不仅是实用的生活器具,更承载着一种质朴的生活气息;“酒”则是一种常见的饮品,无论是祭祀、庆祝还是日常饮用都不可或缺。所以“箪食壶酒”简单来说就是用箪盛着的食物和用壶盛着的酒。
**二、语源追溯**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文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箪食壶酒”这个词,但描述了丈人招待子路时准备简单的食物和酒的情景,这种简陋却充满诚意的招待方式,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生活状态和社会风尚,后来人们便用“箪食壶酒”来形容微薄的饮食、简单的招待。
**三、文化内涵**
1. **质朴生活的体现**
- 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普通百姓家中,箪食壶酒是最基本的待客之道。它不像贵族阶层的盛宴那样奢华,没有珍馐佳肴、美酒琼浆,但却充满了真诚与实在。这是一种对物质需求不过分追求的态度,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质朴价值观。人们注重内心的真诚交流,而不是外在形式上的铺张浪费。
2. **礼仪与人情的交融**
- “箪食壶酒”虽简,却蕴含着浓厚的人情味。当主人拿出自己仅有的食物和酒来招待客人时,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客人的生理需求,更是一种礼仪的表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贯穿于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即使是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也要遵循一定的礼数。这种简单的招待背后是对客人尊重的表现,也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例如,在邻里之间,如果有人来访,哪怕家里条件有限,也会拿出箪食壶酒来表示欢迎,这种行为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3. **隐士文化的象征(从语源故事延伸)**
- 从《论语》中的故事来看,那位丈人选择隐居,过着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他以简单的箪食壶酒招待子路,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功名利禄的生活态度。隐士们往往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他们不被世俗的繁文缛节所束缚,也不被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所左右。他们以最朴素的方式生活,箪食壶酒足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对内心宁静的一种向往。这种隐士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许多文人墨客心中的一种理想境界。
**四、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箪食壶酒”虽然不再仅仅是指那种简单的饮食招待,但它所传达的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容易陷入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漩涡。而“箪食壶酒”提醒我们要保持一颗质朴的心,珍惜身边简单而又真实的东西。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必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奢华,真诚才是最珍贵的品质。无论是在家庭聚会、朋友小聚还是商务应酬中,适度而真诚的招待往往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而且,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倡导简约的生活方式,像“箪食壶酒”所代表的那种不过度消费的理念,也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总之,“箪食壶酒”这个成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古代与现代,让我们在品味古老文化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分,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豆萁燃豆(意思解释)
- 德重恩弘(意思解释)
- 炒鱿鱼(意思解释)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意思解释)
- 戒骄戒躁(意思解释)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大树将军(意思解释)
- 三长两短(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目不忍见(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善自为谋(意思解释)
- 将错就错(意思解释)
※ 箪食壶酒的意思解释、箪食壶酒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径情直遂 | 径情:任意、随心;遂:成功地满足心愿。随着自己的意愿;顺利地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
聋者之歌 |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
从俗浮沉 |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
林下风致 | 同“林下风气”。 |
门当户对 | 门、户: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当:相称;对:合适;对等。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一干二净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铺天盖地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