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厉发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蹈厉:踏地猛厉;发扬:奋发。比喻奋勇直前。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大公之志也。”
例子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下卷:“梅圣俞,苏子美起而矫之,尽翻科臼,蹈厉发扬,才力体制,非不高于前人。”
基础信息
拼音dǎo lì fā yáng
注音ㄉㄠˇ ㄌ一ˋ ㄈㄚ 一ㄤˊ
繁体蹈厲發揚
感情蹈厉发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人的行动。
近义词蹈厉奋发
英语be full of spirit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蹈厉发扬:一种激昂奋进的精神》
在中华文化的瑰宝中,成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中,“蹈厉发扬”这一成语不仅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更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的生动描绘。
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成语。“蹈”字在这里的意思是踩踏、践踏,引申为实践或履行;“厉”字则有严格、严厉之意,同时也可理解为勇猛、刚毅;“发”则是兴起、激发的意思;“扬”则是高举、传播的意思。将这四个字合在一起,便构成了“蹈厉发扬”,意指通过实践和履行严格的要求,激发并传播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历史长河中,“蹈厉发扬”常被用来形容一种激昂奋进的状态。例如,在古代的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于是士气大振,蹈厉发扬,誓死报国。”这里的“蹈厉发扬”形象地展现了士兵们在国家危难之际,勇敢无畏、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困难的决心与勇气。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更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力量。
在现代社会,“蹈厉发扬”的精神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它鼓励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国家的发展,都需要这种精神作为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继承和发扬“蹈厉发扬”的精神,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总之,“蹈厉发扬”这一成语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学习和传承这种精神,让它成为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照亮未来的道路。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混世魔王(意思解释)
- 上气不接下气(意思解释)
- 谨小慎微(意思解释)
- 颐指气使(意思解释)
- 自力更生(意思解释)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意思解释)
- 普天同庆(意思解释)
- 长夜之饮(意思解释)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意思解释)
- 患难与共(意思解释)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官僚主义(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雄心壮志(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蹈厉发扬的意思解释、蹈厉发扬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分道扬镳 | 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学而时习之 |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
一场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运筹帷幄 |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除恶务本 |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
金蝉脱壳 |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
变化无方 | 方:方向,引申为准则。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变化多端。 |
阿娇金屋 | 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馆陶公主又称“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这里泛指美丽高贵的女子。 |
云游天下 | 像行云一样在天下漂游,指漫游天下。 |
丹书铁契 |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
大显神通 | 神通:原为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 |
岂有此理 | 岂:哪里。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指极为荒谬;决无道理。 |
解甲休兵 | 见“解甲休士”。 |
患难见真情 | 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