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tīngěrshí

道听耳食



道听耳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下》:“村学究道听耳食,窃一言以诧新奇,此等之论是也。”


基础信息

拼音dào tīng ěr shí

注音ㄉㄠˋ ㄊ一ㄥ ㄦˇ ㄕˊ

繁体道聽耳食

感情道听耳食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道听耳食:浅谈语言的误传与轻信》 成语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智慧。其中,“道听耳食”这一成语,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信息传递中的种种误区,也告诫我们应谨慎对待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轻信盲从。 “道听耳食”一词源自古代,最早出现在《礼记·儒行》篇中:“儒有衣冠中,动作慎;言谈微,进退容止;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这里的“道听”指的是在路上听到的流言蜚语,“耳食”则比喻不加思考地接受这些信息。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仅仅因为听到别人说就轻易相信,那么他就会失去道德的准则。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更是对知识获取方式的一种警醒。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空前加快,但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真伪难辨的问题日益突出。“道听耳食”的现象更加普遍。一些人可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则消息,未经核实便将其转发出去,从而导致虚假信息迅速扩散。这种行为不仅会误导他人,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在接受信息时,我们应该学会辨别真伪,多渠道求证,避免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此外,“道听耳食”还提醒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不能盲目跟风,而应该培养批判性思维,理性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做出正确的判断。 总之,“道听耳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成语。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于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偏差的认识,也为我们今天如何正确处理信息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让我们铭记这一教训,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明辨是非、审慎思考,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

道听耳食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道听耳食的意思解释、道听耳食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上下其手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黄台之瓜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鉴影度形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浪费笔墨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争先恐后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兵荒马乱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九霄云外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庖丁解牛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酒能乱性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就会淫乱。
粗制滥造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绘声绘影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死对头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异宝奇珍 珍异难得的宝物。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将夺固与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礼坏乐缺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凤协鸾和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男大当婚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乐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精明强干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悲不自胜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昏聩无能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形形色色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驰魂宕魄 形容振撼心灵。
倒悬之急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