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éryíng

倒屣而迎



倒屣而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倒:逆;屣:鞋。倒穿着鞋急忙迎客。形容热情待客。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五卷:“一日,曹往谒之,李倒屣而迎。”


基础信息

拼音dào xǐ ér yíng

注音ㄉㄠˋ ㄒ一ˇ ㄦˊ 一ㄥˊ

感情倒屣而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近义词倒屣相迎、倒屣迎宾

英语rush out in haste to receive the guest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倒屣而迎:热情待客的典故》 在浩瀚的汉语成语宝库中,"倒屣而迎"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传递出古人对于待客之道的尊重与热情。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这个成语背后的含义及其文化价值。 "倒屣而迎"出自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蔡邕的故事。据《后汉书·文苑传·蔡邕》记载,蔡邕博学多才,尤其精通音律,因此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有一次,著名学者王粲前来拜访蔡邕。由于蔡邕非常欣赏王粲的才华,当得知王粲到来时,他竟激动得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好,便急急忙忙地跑出去迎接客人。蔡邕的这一举动,充分体现了他对王粲的敬重和欢迎之情。后来,人们就用"倒屣而迎"来形容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接待,甚至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 成语中的"倒屣"指的是把鞋子穿反了,形象地描绘了蔡邕急切的心情。而"迎"则表明了他的主动态度。整个成语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与欢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宾主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 "倒屣而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待客之道。在古代社会,接待宾客被视为一种礼仪,反映了主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地位。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礼节的重视以及他们对友谊的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可能不会像蔡邕那样"倒屣而迎",但这种热情待客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无论是朋友间的相聚还是商务场合的接待,真诚的态度和周到的服务都是赢得他人好感的关键。 总之,"倒屣而迎"不仅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成语,更是中华文化中待客之道的生动体现。它提醒我们在日常交往中应该注重礼仪,尊重他人,并且用最真挚的热情去对待每一位客人。

倒屣而迎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倒屣而迎的意思解释、倒屣而迎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乐道安命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百川归海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反求诸己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鹤立鸡群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穷乡僻壤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斗唇合舌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拂袖而去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鼻青脸肿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一场空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尘外孤标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赴汤蹈火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恐后争先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安身立命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散言碎语 犹言闲言碎语。
子继父业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生知安行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别有用心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无计可施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纷红骇绿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聪明伶俐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饿殍满道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声驰千里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