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yuànzhǔrén

盗怨主人



盗怨主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盗憎主人”。

出处汉 刘向《说苑 敬慎》:“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基础信息

拼音dào yuàn zhǔ rén

注音ㄉㄠˋ ㄩㄢˋ ㄓㄨˇ ㄖㄣˊ

繁体盜怨主人

感情盗怨主人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比喻奸恶者憎恨正直者。

近义词盗憎主人

英语Robbers hate the owner of lost property.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广阔海洋中,成语以其精炼的语言、深刻的寓意而独树一帜。它们不仅浓缩了历史的智慧,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个不太常见但极具启发性的成语——“盗怨主人”。 首先,“盗怨主人”并不是指小偷抱怨房子的主人。实际上,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盗亦有道,入室则盗,出室则怨主人。”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即便是做小偷的人也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他们进入别人家中行窃时,不会有所顾忌;但是当他们离开时,却会对主人心生怨恨。 从字面上看,“盗怨主人”似乎是在描述一个小偷的行为变化,但其深层含义远不止于此。它反映了人性中的矛盾和复杂性:一方面,小偷的行为本身是不道德的,是对他人财产的侵犯;另一方面,在他完成盗窃后,却又表现出一种对受害者的情感反应,这种反应虽然不符合道德规范,但却揭示了人性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人们往往只看到自己行为的结果,却忽视了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 进一步解读,这个成语还可以引申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批判。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自身的利益而做出一些看似合理实则不当的行为,这些行为或许能够满足一时之需,但却可能给他人带来伤害或不便。因此,“盗怨主人”不仅是对小偷行为的讽刺,更是对人性弱点和社会问题的一种深刻反思。 最后,这个成语还启示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更加谨慎与周到。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潜在影响,并努力做到既维护自身权益,又尊重他人感受,避免成为那个“盗怨主人”的人。 综上所述,“盗怨主人”虽源于古代典籍,却具有跨越时空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性,更引导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时,能够更加理性地思考,更加负责任地行动。

盗怨主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盗怨主人的意思解释、盗怨主人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眼空一世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放牛归马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斗方名士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当仁不让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先声夺人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销声匿迹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掉以轻心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视微知着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同室操戈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功成名就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空口无凭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反治其身 治:整治;身:身体;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
诈奸不及 犹言十分奸诈。
大张旗鼓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分路扬镳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祖传秘方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狭路相逢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兴高采烈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比众不同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结缨伏剑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打情卖笑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礼坏乐缺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散带衡门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千家万户 众多人家。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飞蛾扑火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别有用心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