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èqīn

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例子这是一条汉子,大义灭亲,死活只有一个党。(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四)


基础信息

拼音dà yì miè qīn

注音ㄉㄚˋ 一ˋ ㄇ一ㄝˋ ㄑ一ㄣ

繁体大義滅親

感情大义灭亲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义”,不能写作“意”。

谜语石碏杀子

近义词大公无私、不徇私情、六亲不认

反义词徇私舞弊、徇情枉法

英语punish one's own relations in the cause of justice

日语大義親 (しん)を滅(めっ)す

法语sacrifier ses proches à la droiture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大义灭亲:道德与亲情的抉择》 在中华文化的漫长历史中,涌现出了众多富含深意的成语。这些成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更承载着古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大义灭亲”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面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家庭关系以及个人选择的镜子。 “大义灭亲”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原句为:“大义灭亲,小人之过也。”这句话的大意是指,为了维护正义和公共利益,即使是对自己的亲人也要毫不留情地进行惩罚。这在古代社会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行为准则,体现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同时也强调了个人在面对道德冲突时应做出的选择。 从字面上理解,“大义灭亲”中的“大义”指的是正义、公道;“灭亲”则意味着对亲属的惩罚或否定。整个成语传达出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内涵。在具体语境下,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舍弃私情,坚持原则,勇敢站出来揭露并惩治亲人的不法行为的人。 然而,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大义灭亲”的实际应用却需谨慎对待。一方面,它鼓励人们坚守正义,勇于担当,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份子;另一方面,过度解读或滥用这一概念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家庭矛盾。因此,在运用此成语时,我们应当结合具体情境,理性分析,既要弘扬正直无私的精神,又要兼顾家庭和谐,避免因过分强调“大义”而忽视了亲情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大义灭亲”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道德观念。它教导我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个人困境时,能够明辨是非,勇于担当,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家庭关系时,应注重平衡各方利益,寻求最合适的解决之道。

大义灭亲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大义灭亲的意思解释、大义灭亲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离世遁上 超脱世俗,回避君上。
残花败柳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新仇旧恨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以身试法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推三阻四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危急关头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见危致命 见“见危授命”。
目眩心花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连珠炮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分路扬镳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粗服乱头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珍楼宝屋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形影相随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坐以待毙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万变不离其宗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众所瞻望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移日卜夜 指昼夜相继。
岁寒三友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暴露无遗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以夷制夷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跃跃欲试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湖海飘零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弥留之际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死胡同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比喻绝境、绝路。
抗尘走俗 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近在咫尺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离。指近在眼前;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