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书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出处《南唐书·彭利用传》:“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言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例子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旗人掉书袋,有时不伦不类,王有龄倒真的好笑了。”
基础信息
拼音diào shū dài
注音ㄉ一ㄠˋ ㄕㄨ ㄉㄞˋ
繁体掉書袋
感情掉书袋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显示自己。
近义词掉文袋
英语fill one's writing with quotations to parade learning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掉书袋:一种文化的姿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有趣而富有深意的成语。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掉书袋”这个成语。
“掉书袋”这个成语源自宋代,最早见于宋朝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它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或行为模式,即在说话或写作时,喜欢引用大量书籍中的内容,以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然而,这种做法有时会被视为炫耀学问,甚至可能使文章或对话变得冗长、繁琐,难以理解。因此,“掉书袋”常被用来形容人过于卖弄学问,反而显得浮夸不实。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使用“掉书袋”来形容这种行为呢?这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古时候,人们将书籍装在布袋里,学者们经常随身携带这些装满书籍的袋子。当他们想要引用某本书的内容时,就会从袋子里取出相应的书籍,仿佛是从袋子里“掉出”了知识一般。因此,“掉书袋”便成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用以形容那些喜欢引经据典、卖弄学问的人。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掉书袋”的行为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在适当的情况下,恰当地引用经典文献可以增加论点的说服力,丰富表达的内容,展示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分寸,避免过度炫耀,确保所引用的内容能够为自己的观点增添光彩,而非成为累赘。
总之,“掉书袋”这一成语提醒我们在追求学问的同时,也要注意言辞的得体与适度。它鼓励我们在学习中保持谦逊的态度,避免因过分强调自己的知识而忽视了交流的本质——分享与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出师无名(意思解释)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释)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释)
- 金光闪闪(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 辞喻横生(意思解释)
- 鸡毛蒜皮(意思解释)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意思解释)
- 广开言路(意思解释)
※ 掉书袋的意思解释、掉书袋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吉星高照 | 吉星:指福、禄、寿三星;古人以为吉祥之星。吉祥之星高高照临。借指能带来吉祥的人或事物。 |
亦复如是 | 复:又,再。也是这样。 |
物尽其用 |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以权谋私 | 以:凭借;权:权力;权势;谋:谋求;谋取;私:私利。凭着权利谋取私利。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杀鸡取卵 |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
高步阔视 | 同“高视阔步”。 |
凤毛麟角 |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神出鬼入 |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气吞牛斗 |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