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中肯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动:往往,每每;中:切中,打中;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问题的关键。指常常击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
例子《元史·王都中传》:“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
基础信息
拼音dòng zhòng kěn qìng
注音ㄉㄨㄥˋ ㄓㄨㄥˋ ㄎㄣˇ ㄑ一ㄥˋ
繁体動中肎綮
感情动中肯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动中窾要、切中时弊、洞中肯綮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动中肯綮:击中问题核心的艺术》
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它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富有哲理意味的成语——“动中肯綮”。
“动中肯綮”出自《庄子·养生主》,原句为:“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技艺高超的人,在处理事物时能够精准地抓住关键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的“动”指的是行动或操作,“肯綮”则是指事物的关键之处。
在现代汉语中,“动中肯綮”常用来形容说话做事能切中要害,直击问题的核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它强调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进行无用功。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动中肯綮”还蕴含着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体现在对于事物本质的理解和把握上。一个人如果具备这样的能力,不仅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表现出色,更能在思想层面拥有深刻的认识。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动中肯綮”。
如何培养“动中肯綮”的能力呢?首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只有对事物的本质有了深入理解,才能在关键时刻准确把握关键点。其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最后,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动中肯綮”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高度评价,更是对我们思维方式的一种肯定。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培养这种能力,以便在面对各种挑战时都能从容应对,取得成功。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地地道道(意思解释)
- 望风扑影(意思解释)
- 长江后浪推前浪(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有去无回(意思解释)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信以为真(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福善祸淫(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势在必行(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释)
- 乱作一团(意思解释)
※ 动中肯綮的意思解释、动中肯綮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双凫一雁 | 汉苏武出使匈奴被羁,归国时留别李陵的诗中有“双凫俱北飞,一雁独南翔”之句。后以“双凫一雁”为感伤离别之词。 |
焦头烂额 | 头部和额部被烧焦、灼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狈窘迫。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便还就孤 | 就撤回到我这里.。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
福善祸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