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àncánchǔ

断墨残楮



断墨残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残缺不全的典籍。

出处明 王世贞《俞紫芝<急就章>》:“子中独能寻考遗则于断墨残楮,遂与仲温并驱。”


基础信息

拼音duàn mò cán chǔ

注音ㄉㄨㄢˋ ㄇㄛˋ ㄘㄢˊ ㄔㄨˇ

繁体斷墨殘楮

感情断墨残楮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指残缺不全的典籍。

近义词断简残编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成语是颗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富含哲理与智慧。今天,让我们一同来探索一个较为生僻却富有诗意的成语——“断墨残楮”。 ### 成语来源 “断墨残楮”最早出自于古代文人之手。墨,指代墨汁;楮,则是指古代书写用的一种树皮纸,即楮皮纸。此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破败不堪、满目疮痍的画面:曾经完整的书画作品被破坏,仅剩下一些零星的墨迹和破碎的纸片。 ### 成语含义 从字面意义上看,“断墨残楮”指的是破碎的墨迹和残破的纸张。然而,其深层含义远不止于此。它不仅仅描述了一种物理状态,更象征着一种文化的消亡或精神的丧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战乱、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遭到损毁,这些断墨残楮成为了文明断裂的见证。 ### 成语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断墨残楮”多用于形容文化遗产受损后的景象,或是比喻知识、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例如,在讨论文物保护时,可以这样使用:“那些历经战火洗礼的古城遗址,如今只剩下断墨残楮,让人痛心疾首。” ### 成语价值 通过学习“断墨残楮”,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汉字之美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还能够反思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每一件文物,每一幅书画,都是历史的记忆,是民族精神的载体。面对现代社会中日益严重的文化遗产破坏问题,我们应当提高警惕,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让这些宝贵的财富得以流传后世。 总之,“断墨残楮”这一成语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提醒我们要珍惜并保护好每一份文化遗产,让历史的记忆永远鲜活,让文明的火种永不熄灭。

断墨残楮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断墨残楮的意思解释、断墨残楮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训练有素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亭亭玉立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帮倒忙 指主观上想帮忙,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
空空荡荡 形容冷冷清清,空无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
林下风致 同“林下风气”。
刻骨铭心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草菅人命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同室操戈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九霄云外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语不惊人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巧上加巧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公才公望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百步穿杨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融会贯通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讨价还价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众建贤才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一条龙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散言碎语 犹言闲言碎语。
斗南一人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袅袅婷婷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心服口服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老牛舐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屦及剑及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沉鱼落雁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珠联璧合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