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glǐng

方领矩步



方领矩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儒林传序》:“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

例子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


基础信息

拼音fāng lǐng jǔ bù

注音ㄈㄤ ㄌ一ㄥˇ ㄐㄨˇ ㄅㄨˋ

繁体方領榘步

感情方领矩步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方领矩步:古人的仪态之美》 在古代汉语中,“方领矩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成语,它描述了一个人举止端庄、行为规范的形象。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于仪态美的追求,还反映了他们对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理解。 “方领矩步”中的“方领”是指衣领方正,代表了整齐划一;“矩步”则意味着按照规矩行走,比喻行动合乎规范。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符合礼仪规范,不逾矩,不越界,表现得体且稳重。在古代社会,这种形象被视为一种美德,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曲礼上》,原文为:“离立者不出中间,立容德,坐如尸,燕居告温温,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里提到的“立容德”就是指站立时要表现出德行之美,而“燕居告温温”则是说在家休息时也要保持温和的态度。“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则强调出门在外要像接待贵宾一样,对待民众要如同主持重大祭祀仪式一般庄重。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方领矩步”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准则。它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古人认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真正做到举止端庄、行为规范。因此,“方领矩步”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尊重与敬畏,更是对自己内心的修炼与提升。 在现代社会,“方领矩步”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们不再严格遵循古代的礼仪规范,但尊重他人、遵守规则、注重自身修养等原则仍然是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方领矩步”的核心价值——即通过自我约束来展现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始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实践。 总之,“方领矩步”这个成语虽然简短,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要忘记保持一份从容淡定的心态,以及对规则的敬畏之心。通过不断自我完善,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方领矩步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方领矩步的意思解释、方领矩步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闻声相思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径情直遂 径情:任意、随心;遂:成功地满足心愿。随着自己的意愿;顺利地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同病相怜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外圆内方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暮史朝经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兵荒马乱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慌里慌张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万无一失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古色古香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刀光剑影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见危致命 见“见危授命”。
鬼鬼祟祟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粗制滥造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急功近利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钿合金钗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满园春色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举止娴雅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善善恶恶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竹篮打水一场空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骄傲自满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广开言路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
息兵罢战 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
专心致志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远近驰名 在相当大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
丹书铁契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