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hóuwàn

封侯万里



封侯万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封:古代帝王分封部下;封侯:立功而得功名;万里:指边远地区。在边疆立功以求功名。形容志向高远,气度非凡。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例子宋·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基础信息

拼音fēng hóu wàn lǐ

注音ㄈㄥ ㄏㄡˊ ㄨㄢˋ ㄌ一ˇ

繁体封矦萬裏

感情封侯万里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志向。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封侯万里:成语背后的深意与启示》 “封侯万里”,这四个字简洁而有力,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精神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个成语的意义,并从中汲取一些人生的智慧。 ### 成语来源 “封侯万里”出自《后汉书·班超传》,讲述的是东汉时期著名外交家、军事家班超的故事。班超年轻时曾是抄写员,但他志向远大,不甘于平凡的生活。有一次,他放下手中的笔感叹道:“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汉书·班超列传》)意思是说,作为男儿应当像古代那些出使西域建立功勋的人一样,在边疆立下汗马功劳,从而获得皇帝的封赏,而不是一辈子埋头于文书工作之中。后来,班超果然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被派往西域,历经艰难险阻,最终成功地平定了西域诸国,为汉朝开拓了广大的疆域,自己也因此被封为定远侯。这就是“封侯万里”的由来。 ### 成语含义 从字面上理解,“封侯”指的是古代帝王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的一种形式;“万里”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远离家乡、征战或出使远方的情景。“封侯万里”用来形容一个人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前往遥远的地方建功立业的精神面貌。它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在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也常常用来鼓励人们要有追求梦想、勇敢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 ### 现代启示 在当今社会,“封侯万里”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和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各种挑战,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具备这样的品质——敢于追梦、勇往直前。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职业生涯中,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应该学习班超那样,坚定信念,迎难而上,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贡献的最大化。 同时,“封侯万里”也提醒我们要有开阔的眼界和包容的心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开放的态度去了解世界、接纳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总之,“封侯万里”不仅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历史故事,更是激励每一代人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让我们铭记这段佳话背后所传递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吧!

封侯万里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封侯万里的意思解释、封侯万里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首身分离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陌路相逢 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销声匿迹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安安静静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牛口之下 借指卑下的地位。
仰屋著书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九霄云外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流离颠沛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极重不反 同“极重难返”。
寿元无量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经纬天下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结驷连骑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归马放牛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昂藏七尺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白发苍苍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走南闯北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光前裕后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分路扬镳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大开方便之门 给予极大的方便。
摧身碎首 即粉身碎骨。
舞刀跃马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交臂历指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安身立命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双柑斗酒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