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shǎnzhīzhòng

分陕之重



分陕之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陕: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重:重任。指周成王时,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后指朝廷对守土重臣的委任。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燕召公世家》:“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召公主之。”

例子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太尉颖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


基础信息

拼音fēn shǎn zhī zhòng

注音ㄈㄣ ㄕㄢˇ ㄓ ㄓㄨㄥˋ

繁体分陝之重

感情分陕之重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官场等。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分陕之重”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意思是“分封陕西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将详细解释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在古代历史背景下的应用。 “分陕之重”这个成语中的“分陕”指的是西周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家,位于今天的陕西省一带。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周公旦将土地分封给一些忠诚的宗室和功臣,其中就包括分封陕西。分封陕西对于巩固国家政权、稳定国家基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之重”二字则是对“分封陕西”这一行为的重要性的强调。在这里,“之”是一个连接词,用于连接主语“分封陕西”和谓语“重”。谓语“重”表示“重要”的意思。因此,“分陕之重”就是“分封陕西的重要性”的意思。 在古代历史背景下,“分陕之重”这个成语表达了分封陕西对于国家稳定、政权巩固的重要作用。在当时,陕西地区是国家的军事要塞,也是连接中原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交通要道。分封陕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保障国家的安全。 此外,“分陕之重”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引申的含义,即表示某件事情或某个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例如,我们可以说:“发展经济是我国当前的重中之重。”这里的“重中之重”就是“分陕之重”的引申含义,表示事情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总之,“分陕之重”这个成语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成语,既表示分封陕西对于国家政权的重要性,也表达了现代汉语中某件事情或某个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希望这次解释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

分陕之重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分陕之重的意思解释、分陕之重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小人得志 小人: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
倒果为因 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入吾彀中 彀:张满弓弩;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围,比喻牢笼,圈套。进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内。比喻就范。
名山大川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吸血鬼 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钱财、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
枝对叶比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七搭八扯 同“七搭八搭”。
有去无回 只有出去的,没有回来的。
百战百胜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三长两短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遁入空门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必由之路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反老还童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庖丁解牛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有权有势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安眉带眼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鸿儒硕学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发号施令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光前裕后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囚首垢面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粗制滥造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比众不同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著手成春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各行其是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举止娴雅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散带衡门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安身立命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