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例子夫岂不怀,高山仰止,愿言敏德,啜菽饮水。(唐 王勃《倬彼我系》)
基础信息
拼音gāo shān yǎng zhǐ
注音ㄍㄠ ㄕㄢ 一ㄤˇ ㄓˇ
感情高山仰止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分句;常与“景行行止”连用。
近义词高山仰之
英语admire a worthy man greatly as one stops looking up at a peak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高山仰止:赞颂品德高尚的人
在汉语成语中,“高山仰止”是一个富含深意的词汇,常用来形容人们对德高望重、品行卓越之人的崇敬之情。这一成语出自《诗经·小雅·车舝》,原文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像仰望高山一样尊敬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像追随大路一样效仿他们的行为。
### 成语解析
1. **字面意义**:这里的“高山”并非指实际的高山,而是比喻德行高洁、学问渊博或地位崇高之人;“仰止”则是仰望、向往之意。整句成语描绘了一幅人们仰望高山的画面,象征着人们对德行高尚者的无限敬仰和追求。
2. **深层含义**:“高山仰止”不仅表达了对个人品质的赞美,更蕴含了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它鼓励我们学习那些值得尊敬的人物,将他们作为自己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提升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 文化背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被视为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孔子曾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与“高山仰止”的精神相契合,都强调了向优秀人物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和学习他人的优点,可以促进自身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
### 实际应用
在现代社会,“高山仰止”这一成语依然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无论是职场还是日常生活,当我们遇到那些在专业领域有所成就或是为人处事方面表现出色的人时,都可以用“高山仰止”来表达自己对其敬佩之情。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不断向周围优秀的个体学习,以此激励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总之,“高山仰止”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中华民族重视道德修养的传统美德,鼓励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断追求卓越,成为他人眼中的高山。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小人得志(意思解释)
- 鬼哭神嚎(意思解释)
- 鬼怕恶人(意思解释)
- 畏缩不前(意思解释)
- 妇人醇酒(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下临无地(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释)
- 国泰民安(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昏聩无能(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的意思解释、高山仰止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喜笑颜开 |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
空空荡荡 | 形容冷冷清清,空无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 |
犀牛望月 |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
长命富贵 |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
结党营私 |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众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