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nggōng

割臂盟公



割臂盟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基础信息

拼音gē bì méng gōng

注音ㄍㄜ ㄅ一ˋ ㄇㄥˊ ㄍㄨㄥ

感情割臂盟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男女秘订婚约。

近义词割臂之盟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割臂盟公》:血与誓言的见证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成语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内涵,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精神。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较为特殊的成语——“割臂盟公”。这个成语不仅富有诗意,而且背后还蕴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 成语出处 “割臂盟公”出自《左传·僖公九年》,原文是:“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不可。’弗听。使公子重耳出居于蒲城,公子夷吾出居于屈。及将伐虢,既发命而惧,及兴师而复期焉。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对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谓之曰:‘鄙谚曰:心则不竞,何惮于病?’”文中所提到的“割臂盟公”,指的是晋献公为了坚定盟约,不惜割破手臂,用鲜血来作为誓言的见证。 ### 成语含义 “割臂盟公”字面意思是割破自己的手臂,用血来结盟,表示对盟约的郑重承诺。这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誓言的重视,更展示了他们愿意以生命为代价来维护承诺的决心。在现代汉语中,“割臂盟公”多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信守诺言而做出巨大的牺牲或付出。 ### 文化价值 1. **诚信精神**:“割臂盟公”反映了古人对于诚信的高度重视,这种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 2. **责任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了履行承诺,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3. **文化传承**: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价值观,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 结语 “割臂盟公”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它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不再需要通过割臂的方式来表达承诺,但其所蕴含的诚信、责任等价值观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我们从这个成语中汲取力量,成为更加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割臂盟公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割臂盟公的意思解释、割臂盟公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地地道道 真正的,够标准的。
难言之隐 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忧喜交集
自怨自艾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筋疲力竭 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
心里有鬼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男女授受不亲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八荒之外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平淡无奇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经纬天下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性急口快 性子急,有话就说。
风俗人情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谠言直声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海水不可斗量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龙驭上宾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唇枪舌剑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迭床架屋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唯利是图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义不容辞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似曾相识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脱口而出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人尽其才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