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xíngjiéjiǎn

躬行节俭



躬行节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躬行:亲自践行。亲自做到节约勤俭。

出处《汉书·霍光传》:“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

例子《明史·刘健传》:“望陛下绝无益之费,躬行节俭,为中外倡。”


基础信息

拼音gōng xíng jié jiǎn

注音ㄍㄨㄥ ㄒ一ㄥˊ ㄐ一ㄝˊ ㄐ一ㄢˇ

繁体躳行節儉

感情躬行节俭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亲自做到节约。

英语personally practise thrift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躬行节俭:传统美德的现代诠释》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成语,它们不仅仅是语言中的瑰宝,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这众多成语之中,“躬行节俭”无疑是一个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思考的成语。 “躬行节俭”的字面意思是亲自去实践节约的行为。其中,“躬行”意为亲自去做、亲身实践;“节俭”则指节省、不浪费。整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实际行动与个人行为相结合的生活态度和道德规范。 从古至今,节俭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早在先秦时期,《礼记·曲礼上》就有记载:“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这里提到的“自卑”,不仅是指谦逊待人,更包含了珍惜资源、避免奢侈浪费的含义。而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楚庄王曾说过:“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劳动与节俭之间的关系,以及节俭对于培养善良品质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躬行节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人可能会产生铺张浪费的现象。然而,在全球面临资源紧张、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倡导和践行节俭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培养人们珍惜资源、合理消费的良好习惯。同时,节俭精神也是个人品格修养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在物质丰富的同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带来的焦虑与空虚感。 总之,“躬行节俭”这一成语不仅是对古代贤哲智慧的继承,更是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它提醒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节约理念,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美好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收获物质上的富足,更能获得心灵上的充实与安宁。

躬行节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躬行节俭的意思解释、躬行节俭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全科人儿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普天同庆 普:普遍;天:天下;庆:庆贺。普天下共同庆祝。
难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户限为穿 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一文不名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流离颠沛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抛砖引玉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永垂不朽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公才公望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难上加难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互通有无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钻木取火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战天斗地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聪明才智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横七竖八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地丑德齐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凌云之志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老牛舐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举目无亲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争分夺秒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妖魔鬼怪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踉踉跄跄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拆东墙补西墙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