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上瞒下的成语故事


欺上瞒下

拼音qī shàng mán xià

基本解释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出处唐 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暂未找到成语欺上瞒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欺上瞒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高风亮节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释车下走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行数百数,以驹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
名山大川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无妄之灾 《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余波未平
歇斯底里 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张开了锯样的尖嘴,在撕碎美丽的身体。”
活蹦乱跳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秣马厉兵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广阔天地 毛泽东《<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按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平淡无奇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