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遗尺寸的成语故事


不遗尺寸

拼音bù yí chǐ cùn

基本解释遗:遗漏;尺寸:形容数量小。比喻一点也不漏掉。

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但职司国课,其所以不遗尺寸者,亦将以尽瘁济其成法。”


暂未找到成语不遗尺寸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遗尺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乌合之众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当机立断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安于现状 王朝闻《论凤姐》第11章:“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
因噎废食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风俗人情 唐 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
度己失期
作壁上观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龙争虎斗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著手成春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一窍不通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