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荡荡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水势汹涌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宏大;气势雄壮。
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边涯。”
例子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hào hào dàng dàng
注音ㄏㄠˋ ㄏㄠˋ ㄉㄤˋ ㄉㄤˋ
繁体浩浩蕩蕩
正音“荡”,不能读作“tāng”。
感情浩浩荡荡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流或水流等。
辨形“浩”,不能写作“号”;“荡”,不能写作“堂”。
歇后语太平洋里洗脚
近义词波澜壮阔、汹涌澎湃、气壮山河
反义词风平浪静
英语go forward with great strength and vigour
俄语непрерывный и шумный потóк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浩浩荡荡:一个成语的文化解读》
成语是汉语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今天我们要来解读的成语是“浩浩荡荡”,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颇高,尤其是在描述大型活动、盛大场面时常常出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字面意义与引申义
“浩浩荡荡”这个成语由两个双音节词组成,“浩浩”形容水势广大无边的样子;“荡荡”则表示广阔平坦的样子。在古代文献中,这两个词语多用于描写河流或海洋的壮阔景象。例如,《诗经·大雅·江汉》中有云:“江汉汤汤,武夫洸洸。”其中“汤汤”与“荡荡”意思相近,用来形容江汉之水浩渺壮阔。后来,人们逐渐将这种景象延伸到其他方面,如气势磅礴的队伍、声势浩大的行动等。因此,“浩浩荡荡”便有了形容事物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意思。
二、成语来源与历史背景
“浩浩荡荡”这一成语最早出现在《尚书·尧典》,原文为“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这里描述的是大禹治水时期黄河泛滥成灾的情景。由于河水汹涌澎湃,波涛汹涌,故用“浩浩荡荡”来形容其气势磅礴。随后,随着历史的发展,“浩浩荡荡”这一成语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景之中,不仅限于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成为了描述人群、军队、车马等大规模集体行动时的常用词汇。
三、成语的应用场景
1. 描述壮观场面:当需要表达某种场面或事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时,可以使用“浩浩荡荡”。例如,在描述阅兵式上,可以这样表达:“阅兵式开始后,陆海空三军将士组成的方阵浩浩荡荡地通过了天安门广场。”
2. 形容人的气势:当要强调一个人或一群人充满力量、自信满满的状态时,也可以运用此成语。比如:“他以一种浩浩荡荡的姿态走进会场,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3. 表达情感态度:有时候,“浩浩荡荡”还被用来表达一种豪迈不羁的情感态度。例如:“他一生漂泊不定,但每当回忆起那段时光,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浩浩荡荡的感觉。”
四、成语的文化价值
“浩浩荡荡”这一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语言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壮丽自然景观和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由奔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追求。此外,在现代社会中,该成语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如用于描述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企业改革的大潮等,展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总之,“浩浩荡荡”作为汉语成语中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通过对这一成语的学习与理解,我们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还能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流离琐尾(意思解释)
- 从俗就简(意思解释)
- 旧地重游(意思解释)
- 春风风人(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缠绵悱恻(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聪明反被聪明误(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临危授命(意思解释)
- 珠联璧合(意思解释)
-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解释)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释)
- 高步通衢(意思解释)
- 饱学之士(意思解释)
- 寒木春华(意思解释)
- 持之以恒(意思解释)
※ 浩浩荡荡的意思解释、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正本溯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溯:寻找。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 |
满满当当 | 形容很满的样子。 |
快马加鞭 |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
不二法门 |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
风驰电掣 | 弛:快跑;掣:闪过。像风奔驰;像电闪过。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也作“风驰电赴”。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掉以轻心 |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百战百胜 |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悬石程书 | 形容勤于政事。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