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njīng

魂惊魄惕



魂惊魄惕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十分震惊。

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三卷:“予见之而魂惊魄惕,此予向者意地中固有之局,何斯人之先得我心邪?”


基础信息

拼音hún jīng pò tì

注音ㄏㄨㄣˊ ㄐ一ㄥ ㄆㄛˋ ㄊ一ˋ

繁体魂驚魄惕

感情魂惊魄惕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魂惊魄惕:一种深至内心的震撼》   当我们面对一些令人震惊的事情时,内心深处会生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情绪。这种情绪,有时是恐惧,有时是紧张,但更多时候是一种深深的震动,它让我们无法忘怀,甚至让我们在日后的生活中不断回味。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成语能够准确地描绘出这种情绪,那就是“魂惊魄惕”。   “魂惊魄惕”中的“魂”,指人的精神、灵魂;“魄”则指人身体的一部分,古人认为是与灵魂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在这两个词的组合下,“魂惊魄惕”的意思就是形容人受到极大的惊吓或震动,以至于灵魂和肉体都感到极度不安。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汉书·王莽传上》,原文是:“众皆魂惊魄惕,莫敢仰视。”大意是指人们看到王莽的威严,都被吓得魂不守舍,浑身发抖。由此可见,“魂惊魄惕”一词在最初使用时,是用来描述人们在面对强权或者重大事件时的强烈反应。   在现代汉语中,“魂惊魄惕”通常用于形容人在经历某种强烈的情感冲击时的反应。比如,在遭遇自然灾害时,人们可能会因为巨大的破坏力而感到“魂惊魄惕”;又如,在面对重大挫折时,人们可能会因为内心的震撼而感到“魂惊魄惕”。无论是在何种情境下,“魂惊魄惕”都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情感波动,一种心灵上的强烈震撼。   总而言之,“魂惊魄惕”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它能够精准地描绘出人在面对强烈情感冲击时的心理状态。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到,当人的心灵被深深触动时,那种震撼的力量是何等的强大。

魂惊魄惕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魂惊魄惕的意思解释、魂惊魄惕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奇花异草 罕见的奇异的花草。比喻美好或稀少的东西。
逆道乱常 指违背道德纲常。
火树银花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如臂使指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年少无知 年纪小,不懂事。
鬼瞰其室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连编累牍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极重不反 同“极重难返”。
空口无凭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囊萤照雪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角巾素服
不到黄河心不死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离弦走板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海底捞月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难上加难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有目共睹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以毒攻毒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钻木取火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手不释书 犹手不释卷。
快人快语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引领翘首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刚愎自用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前赴后继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华不再扬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腾声飞实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