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lóngshuǐ

蛟龙得水



蛟龙得水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蛟: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传说蛟龙得水就能兴云作雾;飞腾上天。比喻英雄人物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出处管仲《管子 形势》:“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例子西伯夸官先饮宴,蛟龙得水离泥沙。(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


基础信息

拼音jiāo lóng dé shuǐ

注音ㄐ一ㄠ ㄌㄨㄥˊ ㄉㄜˊ ㄕㄨㄟˇ

繁体蛟龍得水

正音“蛟”,不能读作“jiǎo”;“得”,不能读作“kě”。

感情蛟龙得水是褒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辨形“蛟”,不能写作“狡”。

谜语

近义词一鸣惊人、如鱼得水、飞黄腾达

反义词怀才不遇、蛟龙失水

英语A bold man gets an opportunity to show his prowes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蛟龙得水:一个充满力量与希望的成语故事》 在我们的汉语中,成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语言的长河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中,“蛟龙得水”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象征,一种寓意。 “蛟龙得水”出自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文是:“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里的“卧龙”,指的是诸葛亮,他被比喻为深藏不露、等待时机的蛟龙。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使诸葛亮得以施展才华,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基业。这正像蛟龙找到了适合它生存的水域,可以尽情地展现它的力量和才华。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或指有才能的人遇到合适的环境或条件。就像蛟龙一旦找到水源,便能自由自在地游弋,展现出其惊人的力量和速度。同样,人才一旦遇到伯乐或良好的机遇,便能大展拳脚,发挥自己的潜力。 这个成语还告诉我们,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像蛟龙需要等待适合的时机和环境,人才也需要等待合适的机会。因此,我们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充实自己,以便在机会来临时能够抓住它,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价值。 同时,“蛟龙得水”的故事也启示我们,作为领导者或伯乐,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人才,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这样才能实现共赢的局面。正如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最终成就了蜀汉的辉煌一样。 总之,“蛟龙得水”这个成语,以其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提醒我们珍惜机遇,努力提升自己,同时也鼓励我们成为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领导者。

蛟龙得水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蛟龙得水的意思解释、蛟龙得水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抱头鼠窜 窜:逃跑;乱跑。抱着头像老鼠一样迅速逃跑。多用来形容受到沉重打击狼狈逃跑的样子。
星霜屡移 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
乘风破浪 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是非口舌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力小任重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反求诸己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犀牛望月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有约在先 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如法炮制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头面人物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心直口快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自食其果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路无拾遗 见“路不拾遗”。
供不应求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主明臣直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度己失期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专心一志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众建贤才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离奇古怪 十分奇特少见
依样画葫芦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踵武前贤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引领翘首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拨乱济危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息息相关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非常密切。
西学东渐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经国之才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