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cǎoxiánhuán

结草衔环



结草衔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比喻感恩报德;誓死不忘。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

例子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结草衔环,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jié cǎo xián huán

注音ㄐ一ㄝˊ ㄘㄠˇ ㄒ一ㄢˊ ㄏㄨㄢˊ

繁体結艸銜環

正音“结”,不能读作“jiē”。

感情结草衔环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

辨形“衔”,不能写作“街”。

近义词饮水思源、感恩报德

反义词忘恩负义、以德报怨

英语feel deeply grateful till death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结草衔环:报恩的古老传说》   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成语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其中,“结草衔环”就是其中一个充满诗意和寓意的故事。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段关于忠诚、感恩与报答的美丽传说。   “结草衔环”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讲述了晋国大夫魏武子在临终前要求儿子魏颗将自己宠爱的小妾殉葬。然而,在父亲去世后,魏颗没有遵循遗愿,而是让小妾改嫁他人。后来,魏颗在一场战役中,遇到了一位老人用草编成的绊马索,帮助他击败了敌军。这位老人便是那位小妾的父亲,为了报答魏颗的不杀之恩,特地前来相助。   “结草”是指老人用草编成绊马索,帮助魏颗战胜敌人;而“衔环”则源于另一个故事。据《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杨宝救了一只受伤的黄雀,待其康复后离去。后来,杨宝在夜间看到四只黄衣童子来到他身边,向他表达感激之情,并赠予他四枚白环,称这些白环可以保佑他的子孙后代仕途顺利。果然,杨宝的四个儿子都成为了高官,家族昌盛。   这两个故事共同构成了“结草衔环”的成语,象征着感恩与报答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结草衔环”常被用来形容人知恩图报的行为。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感恩之心始终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我们遇到善良的人或事时,应该铭记于心,用实际行动去回馈那些曾经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人。   “结草衔环”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人对于忠孝仁义的重视,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即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不忘感恩,懂得回报。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结草衔环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结草衔环的意思解释、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积不相能 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不正之风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不屑一顾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无妄之灾 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当仁不让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胆如斗大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名重一时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聊以自慰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不到黄河心不死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扬威耀武 见“扬威曜武”。
己溺己饥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秽德垢行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一窍不通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牵肠挂肚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顾景惭形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乐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认贼作父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今古奇观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离本趣末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霜露之悲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竹篮打水一场空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形形色色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师严道尊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怜香惜玉 怜、惜:爱护;爱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