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用厚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节:节制,减省;厚:宽厚。节约用度,充裕人民生活。
出处唐·杨炯《梓州官僚赞·参军中山张曼伯赞》:“谦谦曼伯,不逾规矩,节用厚生,保家之主。”
基础信息
拼音jié yòng hòu shēng
注音ㄐ一ㄝˊ ㄩㄥˋ ㄏㄡˋ ㄕㄥ
繁体節用厚生
感情节用厚生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节用爱人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节用厚生:简朴生活,厚待民生》
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仁政”,其中“节用厚生”这一成语就是对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节用厚生”出自《礼记·王制》,原句是:“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市厘几而不征,故取于民有制。征商旅之财,所以佐百姓之不足也。轻田野之税,省刀布之敛,所以养农夫也。此古之善政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古代,国家对于土地、商业和农业的税收都有一定的制度。通过征收商人和旅行者的财物来帮助百姓度过难关,减轻农民的土地税和减少货币的征收,从而更好地照顾农民。这便是古人认为好的政治制度。后世将“节用厚生”作为成语使用,意指节约使用资源,使人民生活富裕。
“节用”是指节约使用资源,不浪费,不奢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俭”是一种美德,被赋予了道德上的价值。孔子曾言:“与其奢也,宁俭。”这句话表达的就是这种观点。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当倡导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消费和浪费,以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厚生”则是指使人民生活富裕,提高生活水平。在中国古代,政府常常通过减轻赋税、鼓励农业生产等方式来增加人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社会保障等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让人民在物质富足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节用厚生”的理念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智慧,也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关注民生问题,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登大雅之堂(意思解释)
- 遏恶扬善(意思解释)
- 白费心机(意思解释)
- 野心勃勃(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土生土长(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弥留之际(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 破釜沉舟(意思解释)
※ 节用厚生的意思解释、节用厚生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安身之处 |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
疚心疾首 | 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
明若观火 |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辞简意足 |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 |
谦受益,满招损 | 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
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花拳绣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
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穷愁潦倒 |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