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公好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急:急于;公:公众;好:喜好;义:义举。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出处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使急公好义者信从,而吝啬顾钱者不得不听。”
例子他急公好义,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
基础信息
拼音jí gōng hào yì
注音ㄐ一ˊ ㄍㄨㄥ ㄏㄠˋ 一ˋ
繁体急公好義
正音“好”,不能读作“hǎo”。
感情急公好义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指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辨形“义”,不能写作“意”。
辨析见“见义勇为”。
近义词助人为乐、慷慨解囊
反义词自私自利、唯利是图
英语be zealous for public interests
俄语ревностно относиться к общественным делáм
日语虥益(こうえき)に熱心で,義侠心(ぎきょうしん)に富(と)む
德语engagiert für das allgemeine Wohl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当然可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急公好义”这个成语,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反映了古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 成语释义
“急公好义”是汉语成语,其字面意思是急切地为公众的利益奔走,乐于行侠仗义。其中,“急”表示急切、迫切;“公”代表公共利益或国家大事;“好”在这里是喜爱的意思;“义”则指正义或道义。综合起来,这个成语描述的是一个人在面对公共事务时,能够迅速响应并积极行动,同时乐于助人,勇于维护正义。
### 出处与典故
关于“急公好义”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后汉书·虞延传》。书中记载了东汉时期一位名叫虞延的人,他为人正直,遇到不平之事总是挺身而出,帮助弱小。他的这种行为被后人誉为“急公好义”,成为了后世推崇的典范。
### 文化背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急公好义”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它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行为准则,更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社会和谐、倡导互助精神的传统价值观。古人认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应该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 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急公好义”这一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鼓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利益,还要关心周围人的福祉,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无论是帮助邻居解决困难,还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都是“急公好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 结语
总而言之,“急公好义”不仅是古代社会中的一种美德,也是当今时代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通过了解这一成语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深层含义,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成为更加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社会成员。
希望这篇讲解能让你对“急公好义”这个成语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从中获得启发。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圆颅方趾(意思解释)
- 赶尽杀绝(意思解释)
- 有去无回(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惊鸿艳影(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天下为一(意思解释)
※ 急公好义的意思解释、急公好义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齿牙为祸 | 齿牙:比喻谗言。指谗言拨弄,造成灾祸。 |
连绵不绝 | 连续而不中断。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物阜民安 |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
满满当当 | 形容很满的样子。 |
莫衷一是 |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
长命富贵 |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
富贵骄人 |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
毁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