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ngzhōngshènshǐ

敬终慎始



敬终慎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为人处事小心谨慎。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事君慎始而敬终。”

例子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康法朗》:“敬终慎始,研核微章。”


基础信息

拼音jìng zhōng shèn shǐ

注音ㄐ一ㄥˋ ㄓㄨㄥ ㄕㄣˋ ㄕˇ

繁体敬終慎始

感情敬终慎始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处世始终小心谨慎。

近义词谨小慎微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敬终慎始:从头到尾的敬畏之心》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蕴藏着无数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成语。其中,“敬终慎始”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更体现出了古人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 “敬终慎始”,顾名思义,指的是在做事时要谨慎地开始,并且始终如一地保持敬畏的态度。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曲礼上》,原文是“事君者,敬其事而后其食;居官者,慎其职,恤其民;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以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其中的“慎其职,恤其民”就包含了“敬终慎始”的思想。 “敬终慎始”是一种对待事物的认真态度,是对生命中每一个阶段都持有敬畏之心的表现。当我们面对新的挑战或任务时,应该怀着一颗敬畏的心,谨慎地开始,认真地思考,全面地准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事情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也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避免因一时的疏忽大意而功败垂成。 在实际生活中,“敬终慎始”可以指导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诸多方面。例如,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们应该带着敬畏之心,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每一份作业,每一个知识点。在工作中,无论职位高低,都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秉持敬畏之心,尊重他人,珍惜自己,善待身边的一切。 总而言之,“敬终慎始”这一成语不仅强调了做事要谨慎开始,更突显了在整个过程中的敬畏之心。它提醒我们要始终如一地保持敬畏之心,不断追求卓越,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敬终慎始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敬终慎始的意思解释、敬终慎始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绳之以法 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
力所能及 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顺口溜 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
见多识广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天涯海角 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极远。涯:边。
拂袖而去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口快心直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亲上成亲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折臂三公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谠言直声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目眩心花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发号施令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缠绵悱恻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囚首垢面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异途同归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婆婆妈妈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一鼓作气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羊质虎皮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心上心下 形容心神不安。
公子哥儿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汗马功劳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超然绝俗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洗耳恭听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进进出出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霜露之悲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临危授命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跃跃欲试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