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玉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钟发声;用磬收韵;集六音之大成。形容声音动听。也比喻德行高尚;才学卓绝;比喻文辞优美。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例子金声玉振,寥亮于区寓。(南朝齐 王俭《褚渊碑文》)
基础信息
拼音jīn shēng yù zhèn
注音ㄐ一ㄣ ㄕㄥ ㄩˋ ㄓㄣˋ
繁体金聲玉振
感情金声玉振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褒义。
辨形“声”,不能写作“生”。
近义词掷地有声、声成金石
英语to gather the best of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t and form a complete whole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金声玉振》——穿越千年的音符
在中华文化的漫长历史中,有许多成语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在浩瀚的天空中。每一个成语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个充满音乐与艺术气息的成语——《金声玉振》。
### 成语来源与释义
《金声玉振》出自《孟子·万章下》,原文是:“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这里的“金声”指的是钟的声音,而“玉振”则是指玉磬发出的声音。古人认为,钟声浑厚悠远,玉磬声音清脆悦耳,二者合奏,如同一部宏大的交响乐,能将所有的音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之美。因此,“金声玉振”被用来比喻学问或技艺的完美结合,以及德行的全面修养。
### 成语寓意
1. **学问与技艺**:在古代,钟和磬都是重要的乐器,常用于祭祀、庆典等重要场合。孔子被誉为集大成者,他的学问和技艺如同钟声与玉磬的合奏,既深沉又清亮,能够全面展现其智慧与才华。因此,我们也可以将“金声玉振”理解为对一个人学问和技艺的高度评价。
2. **人格与品德**:除了对学问和技艺的赞美外,这一成语还象征着一个人的人格与品德的完美统一。正如钟声与玉磬的和谐共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表现应该是一致的,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美满。
3. **社会与文化**:在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意义上,“金声玉振”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于和谐共处、社会秩序的理想追求。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国家治理,都应该像钟声与玉磬那样,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 现代应用
时至今日,“金声玉振”依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无论是形容某人在某一领域取得卓越成就,还是赞扬一个人品行高尚、内外兼修,这一成语都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对其高度的肯定与赞美。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内在品质的培养,让自己的人生也能如同那优美的旋律一样,既深邃又动人。
总之,《金声玉振》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鼓励我们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卓越,同时注重内心的修养与品德的提升,最终成为一位内外兼修的君子。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朝思暮想(意思解释)
- 捻神捻鬼(意思解释)
- 大有可为(意思解释)
- 孤身只影(意思解释)
- 扫地出门(意思解释)
- 压岁钱(意思解释)
- 雪兆丰年(意思解释)
- 昂首挺胸(意思解释)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释)
- 苦口之药(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气象万千(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金声玉振的意思解释、金声玉振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
鉴影度形 |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
玩世不恭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天相吉人 | 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
孤注一掷 | 注:赌注;赌博时所押上的钱;孤注: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掷: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阿时趋俗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金蝉脱壳 |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
广开言路 |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 |
断子绝孙 | 指没有子孙后代。多用作诅咒语。 |
英雄所见略同 | 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
纲举目张 | 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条理分明。 |
夺其谈经 | 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
上楼去梯 | 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也比喻诱人上当。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